时间: 2025-05-02 03:0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3:59
片云头上黑,淅淅野风秋。
室妇叹鸣鹳,分为两地愁。
天空上的片云显得黑沉沉的,秋风轻轻吹拂,带来阵阵凉意。屋内的妇人叹息着,听见鹳鸟鸣叫,心中充满了两地分离的愁苦。
鹳鸟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离别与思念。此处的“鸣鹳”可以理解为对离别的感叹,反映出诗人对家庭和亲情的思念之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主张通过改革推动国家富强。王安石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著称,常常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出外游历归途,正值秋季,天气转凉。诗人面临离别和思乡的情绪,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
本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开头的“片云头上黑”描绘了阴沉的天空,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意,接着“淅淅野风秋”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孤寂的氛围。接下来的“室妇叹鸣鹳”表达了一位妇人的愁苦,她在听到鹳鸟的鸣叫时,不禁发出叹息。这里的鹳鸟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离别和思念。最后一句“分为两地愁”将这种思念升华到一种哲理层面,表现出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和忧伤。
这首诗的情感深邃,意象鲜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令人感受到一种共鸣。
这首诗的主题集中在离别与思念的情感上,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变化时内心的孤独与愁苦。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故乡的眷恋。
“片云头上黑”中的“片云”指的是什么?
诗中“室妇叹鸣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本诗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