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端午日以铜鼓新荷馈子缜学使并缀二绝 其二》

时间: 2025-05-01 04:31:43

诗句

潇潇菡萏艳端阳,净植亭亭压众芳。

别有柳州九孔藕,城阴才剩半陂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1:43

原文展示:

潇潇菡萏艳端阳,
净植亭亭压众芳。
别有柳州九孔藕,
城阴才剩半陂塘。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端午节,菡萏(荷花)在细雨中显得格外艳丽,挺立在水面上,压过了所有的花草。这里还有柳州特产的九孔藕,城里的阴影下只剩下半个池塘。

注释:

  • 潇潇:形容细雨或轻风,给人一种清新湿润的感觉。
  • 菡萏:即荷花,古代文人常用荷花象征清雅与高洁。
  • 端阳:指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 净植:形容荷花生长得清洁、整齐。
  • 亭亭:形容荷花高耸而直立的姿态。
  • 压众芳:比喻荷花的美丽超过了其他花卉。
  • 柳州九孔藕:指柳州特有的九孔藕,因其孔多而得名,寓意美味与珍贵。
  • 城阴:指城墙的阴影处。
  • 半陂塘:形容池塘的一部分被遮挡或干枯。

典故解析:

在古代,荷花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许多文人墨客都以荷花为题写诗。端午节的习俗中,荷花与龙舟竞渡、香包等元素相结合,象征着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廷桂,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常融入自然景物,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端午节,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喜悦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表现端午节的氛围中,采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花的婀娜多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开头“潇潇菡萏艳端阳”一句,借用“潇潇”来烘托节日的气氛,荷花在雨中显得更加鲜艳,形成了生动的视觉效果。而“净植亭亭压众芳”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荷花的独特之美,展现出诗人对其高洁品质的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地方特产“九孔藕”引入,既体现了地域文化,又暗含了生活的丰盛与美好。最后一句“城阴才剩半陂塘”则以形象的描写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虽有美景,却难掩景象的凋零。整首诗在描写自然与节日氛围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潇潇菡萏艳端阳:以“潇潇”引出细雨,渲染了端午节的氛围,菡萏在雨中显得格外美丽。
    • 净植亭亭压众芳:形容荷花的清雅与高洁,压过其他花朵,表现其独特魅力。
    • 别有柳州九孔藕:提到特产,增加了地域色彩,暗示生活的美好。
    • 城阴才剩半陂塘:表现出自然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惆怅的感觉。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压众芳”比喻荷花的美丽。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菡萏:象征着纯洁和高雅,常作为文人抒情的对象。
  • 端阳:代表传统节日,寓意着团圆与美好。
  • 九孔藕:象征地方特色与生活的丰富多彩。
  • 半陂塘:暗示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潇潇”指的是: A. 大雨 B. 细雨 C. 暴风

  2. 诗中提到的特产是: A. 莲子 B. 九孔藕 C. 荷叶

  3.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B. 对自然美的赞美 C. 对生活的思索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廷桂的《端午日以铜鼓新荷馈子缜学使并缀二绝 其二》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前者更加注重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后者则强调了旅途的急迫与壮丽。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卜算子 卜算子 榆荚钱四首 其一 卜算子 卜算子 卜算子 同卿属题曼陀罗室遗稿 卜算子 夏晚 卜算子·幸得那人归 卜算子·忆菊,效白石道人梅花八咏 其四 卜算子 其二 卜算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么那 示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孳孳不息 验方 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同盟国 道头知尾 返朴归真 片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包含天的词语有哪些 谬误百出 远望 日字旁的字 取湮 有情有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