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2:09
柴林瓦枕,竹閒铺一室虚无长物。滋味回唇真似腊,万事转头一抹。廿载风尘,半生跋涉,赢得头如雪。从头细数,等閒难遇豪杰。呼儿坼火煎茶,檐前窗外,静听松声发。堪叹别离诸好友,南岳匡庐隔绝。解带祝融,支筇五老,踏断千崖发。暮年何日,洞庭再醉秋月。
在柴林和瓦枕之间,竹子铺就的空间显得虚无而悠长。嘴里回味的滋味仿佛是腊肉一般,所有的事情转眼之间都被一抹而过。经过二十年的风尘,半生的跋涉,换来的是满头白发。回首细数,平常之中难得遇到豪杰。呼叫儿子生火煮茶,在屋檐前窗外,静静地听松树的声音。感叹与朋友们的离别,南岳和匡庐将我们隔绝。解开带子,祝融山上支起拐杖,踏断千崖之路。暮年何时,才能在洞庭湖再醉于秋月?
作者介绍:呆翁和尚,清代诗人,生平经历较为坎坷,常在山水之间游历,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晚年,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诗中处处流露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淡淡忧虑。
《百字令 寄怀楚中诸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晚年时的思考与感悟。诗中以“柴林瓦枕”的简陋环境为起点,映衬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接着通过“滋味回唇真似腊”的比喻,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滋味的感慨。
“廿载风尘,半生跋涉,赢得头如雪”,这一句蕴含了作者对自己人生旅途的反思,经历了许多波折,最终换来了满头白发,显示出一种无奈与沉重的心理。而“等閒难遇豪杰”则是对当今世道的感叹,反映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渴望和对普通生活的认知。
后半部分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分别后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大自然的向往。“解带祝融,支筇五老”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在山水之间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人生的反思,也有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作者淡然处世的态度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如“滋味回唇真似腊”比喻对往事的怀念,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人生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柴林瓦枕”中“柴林”指的是: A. 柴火和树林 B. 柴火和瓦片 C. 竹林和瓦片
“呼儿坼火煎茶”中的“坼火”意为: A. 生火 B. 喝茶 C. 煮饭
诗中提到的“南岳”和“匡庐”象征: A. 友人相聚 B. 地理隔绝 C. 人生旅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百字令 寄怀楚中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