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5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56:28
郑宗仁会宿山中
(宋代 林景熙)
挑灯怀旧梦,
移席近春泉。
共话忽深夜,
相看非少年。
斗徒工末树,
粦出雨余田。
亦有茅檐下,
饭牛人未眠。
在灯下回忆往昔的梦,
挪动座位靠近春天的泉水。
我们在深夜中聊着,
彼此对望已不是少年。
斗室里仍在耕作的人,
雨后田地的露水闪烁。
还有那茅屋下,
辛苦的农人依然未眠。
这首诗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如春泉、雨余田等)和人文情感(如怀旧、友情)构建了一个温馨的乡村夜晚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林景熙,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描绘乡村生活,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安静的夜晚,诗人和友人相聚于山中,借着烛光回忆往昔,感慨时光流逝,体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郑宗仁会宿山中》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开篇“挑灯怀旧梦”,将读者带入一种静谧的氛围,似乎可以感受到那微弱的烛光和闪烁的星星。接下来的“移席近春泉”,则暗示着诗人与友人的亲近与温暖,自然的泉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整首诗的情感贯穿始终,既有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也有对现实时光的感慨,尤其是“相看非少年”一句,隐含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斗室中的劳作与茅檐下的农人,进一步强化了对勤劳生活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对宁静与自然的向往。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怀旧、友情与乡村生活展开,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挑灯怀旧梦”中的“挑灯”指的是什么?
本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方面?
“相看非少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郑宗仁会宿山中》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感受古代诗人的情怀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