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正月十四夜》

时间: 2025-05-05 09:37:02

诗句

覊游偶值上元时,莲艳烧空照锦溪。

堂上珠帘如水浸,庭前鳌架与山齐。

风传鼓吹春声闹,雨遏笙歌夜语低。

自笑蓬窗勤苦士,何当太乙为燃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7:02

原文展示:

施枢的《正月十四夜》原文如下:

覊游偶值上元时,莲艳烧空照锦溪。
堂上珠帘如水浸,庭前鳌架与山齐。
风传鼓吹春声闹,雨遏笙歌夜语低。
自笑蓬窗勤苦士,何当太乙为燃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正月十四日上元节的夜晚景象。诗人偶然游玩在这热闹的时节,眼前的莲花在明亮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美丽,照耀着锦溪的水面。堂上珠帘如水一般轻盈,庭前的龙架与山的高度齐平。春风中传来鼓声和乐声,热闹而欢快,细雨让笙歌的声音低沉了下来。诗人自嘲在这蓬乱的窗前辛苦奋斗的士人,何时能如太乙星那样高升,享受清闲的生活呢?

注释:

  1. 覊游:被束缚的游玩,形容诗人身处的环境。
  2. 上元:指的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3. 莲艳:指的是盛开的莲花,象征美丽和纯洁。
  4. 锦溪:美丽的溪水,可能指代风景如画的地方。
  5. 珠帘:用珍珠制成的帘子,象征华贵。
  6. 鳌架:形容庭前的建筑,可能是指龙架或高台。
  7. 鼓吹:乐器的声音。
  8. 太乙:道教神仙,象征快乐和高升。
  9. 燃藜:意指烹饪粗粮,表示生活的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枢,字子韶,号仲华,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北宋末年,仕途坎坷,生平以诗词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且常带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正月十四夜》创作于元宵节前后,诗人置身于热闹的节日氛围中,感受到的既有欢乐的气息,也有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此时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诗歌鉴赏:

施枢的《正月十四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的夜晚景象,生动而富有诗意。诗的开篇“覊游偶值上元时”便交代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随之而来的“莲艳烧空照锦溪”则通过鲜明的意象展现了那一晚的美丽景色。莲花的艳丽和溪水的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既有春天的生机,也有节日的喜庆。

在诗的中间部分,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写,“堂上珠帘如水浸,庭前鳌架与山齐”,诗人将内外景象连接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后半部分的转折,诗人自嘲“自笑蓬窗勤苦士”,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认识。最后一句“何当太乙为燃藜”则是对未来的期盼与渴望,渴望如同道教神仙般超脱,享受无忧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施枢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浓厚的节日气氛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覊游偶值上元时:诗人偶然游玩,正巧遇上元节的热闹。
  2. 莲艳烧空照锦溪:亮丽的莲花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溪水上,形成美丽的景象。
  3. 堂上珠帘如水浸:屋内的珠帘轻柔如水,显示出一种华贵的氛围。
  4. 庭前鳌架与山齐:庭院中的高架与远处的山并列,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对比。
  5. 风传鼓吹春声闹:春风中传来鼓声与乐声,热闹欢快。
  6. 雨遏笙歌夜语低:细雨使得音乐声低沉,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
  7. 自笑蓬窗勤苦士:诗人自嘲身处蓬乱窗前的辛劳之士。
  8. 何当太乙为燃藜:期望能够像太乙神仙那样高升,享受无忧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珠帘如水浸”通过比喻手法,描绘出珠帘的轻柔与优美。
  • 对仗:全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 意象使用:如“莲艳”、“锦溪”等意象,既描绘了自然美,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现节日的热闹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既渴望享受美好生活,又对生活的辛苦感到无奈,体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莲花:象征纯洁、美丽与希望。
  2. 珠帘:代表华贵,象征物质生活的富裕与美好。
  3. 龙架:代表高尚的追求,象征理想与目标。
  4. 春风与雨:象征生命的勃发与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一个?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2. “自笑蓬窗勤苦士”中的“蓬窗”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窗户
    B. 蓬乱的窗帘
    C. 纸窗

  3. 诗中提到的太乙指的是?
    A. 一种花
    B. 道教神仙
    C. 一种乐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施枢《正月十四夜》杜甫《春望》:两首诗都描绘了节日的热闹与生活的感悟,但施枢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对理想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关注国事与个人命运的沉重。

参考资料:

  1. 《宋词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施枢年谱与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方虚日斜再行宿乌山二首 樊系 翻破箧,得张钦夫唱和诗 发中桥二首 发中桥二首 发杨港渡入交石夹四首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颛君 車字旁的字 策使 广武之叹 提手旁的字 迟笨 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笑容可掬 尸字头的字 轻鸡爱鹜 酒病花愁 辩逸 飠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碔砆混玉 恶诧 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