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徐熙杏花》

时间: 2025-07-30 06:38:15

诗句

江左风流王谢家,尽携书画到天涯。

却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6:38:15

原文展示

徐熙杏花
作者: 苏轼 〔宋代〕

江左风流王谢家,
尽携书画到天涯。
却因梅雨丹青暗,
洗出徐熙落墨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江左地区的王谢家以风流才子著称,携带着书画游遍天涯。然而,由于梅雨的原因,画作的色彩变得暗淡,反而使得徐熙的杏花在雨中更加鲜艳夺目。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左:指长江以东的地区,古代的一个文化中心。
  • 王谢家:指王氏和谢氏两个名门望族,代表才子佳人的风流。
  • 丹青:指绘画,尤其是工笔画。
  • 梅雨:春末夏初的雨季,通常多雨潮湿。
  • 徐熙:指北宋画家,以画杏花著称,意象生动。

典故解析

  • 王谢家:王羲之、王献之、谢安、谢眺等人,都是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象征着文人风流。
  • 梅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描绘忧郁、惆怅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洒脱著称,广泛涉及政治、生活、自然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在外游历期间,表达了他对才子佳人的赞美,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在春雨绵绵的背景下,苏轼不仅反映了自然景色,还蕴含了对人文关怀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王谢家风流才子的形象,引出了徐熙的杏花,形成鲜明对比。诗的开头提到“江左风流王谢家”,传达了当时文人墨客的才华与风采,而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现实,暗示因梅雨而导致的艺术创作受阻。这里的“梅雨”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更象征着人生的挫折与困境。

在诗的最后,徐熙的杏花在雨中显得愈加鲜艳,暗示艺术的生命力和魅力在逆境中绽放。这种转折不仅让人感受到诗意的升华,也折射出苏轼对于艺术坚持的执着与热爱。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丰富,既有对风流才子的怀念,又有对艺术创作的深切思考,展现了苏轼在艺术与生活间的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左风流王谢家:开篇即点名王谢家,彰显其文人风流,传达了一种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2. 尽携书画到天涯:表现出这些文人追求艺术的精神,携带着书画走遍天涯,象征着艺术无处不在的魅力。
  3. 却因梅雨丹青暗:转折处,梅雨带来的阴霾暗示了创作上的困境,画作的色彩显得暗淡。
  4. 洗出徐熙落墨花:结尾处,意象转向徐熙的杏花,展现出即使在雨中,艺术依旧能展现出其独特的美丽与生机。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王谢家”与“书画”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梅雨象征着人生的低谷与挫折,而杏花则象征着艺术的希望与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王谢家风流的追忆与对徐熙杏花的赞美,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与对人生起伏的思考,展示了即使在困境中,艺术依然能够绽放光彩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谢家:象征着文人的才华与风流。
  • 梅雨:象征人生的忧愁与挫折。
  • 徐熙杏花:象征艺术之美,代表着希望与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江左风流王谢家”中的“江左”指的是哪里?

    • A. 长江以西
    • B. 长江以东
    • C. 黄河以南
    • D. 黄河以北
  2. “丹青”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书法
    • B. 绘画
    • C. 音乐
    • D. 诗歌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景色与忧国忧民的情感相结合。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展现诗人豪情。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的《徐熙杏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自然之美,但苏轼更关注于人文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多地体现了山水的宁静与诗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其一 清平乐 立秋后五日凤凰山绝顶品单枞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歙郡清明 清平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夕字旁的字 磨牙费嘴 百二关山 胜会 鬥字旁的字 黄门驸马 查究 金字旁的字 进猛 水木清华 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广袤 夺人之爱 糸字旁的字 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行作吏 折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