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晏尚书出城口占四首》

时间: 2025-04-28 19:10:05

诗句

终年羁束厌华绅,暂到林墟似出尘。

尽是机心可忘处,争教鱼鸟不留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10:05

原文展示:

和晏尚书出城口占四首 宋祁 〔宋代〕 终年羁束厌华绅, 暂到林墟似出尘。 尽是机心可忘处, 争教鱼鸟不留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整年束缚在华丽的官服中感到厌倦,暂时来到林间废墟仿佛脱离尘世。这里处处都是可以忘却机巧心计的地方,怎能让鱼鸟不挽留人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羁束:束缚,限制。
  • 华绅:华丽的官服,指官职。
  • 林墟:林间的废墟。
  • 出尘:脱离尘世,超脱世俗。
  • 机心:机巧心计。
  • 争教:怎能让。

典故解析: 本诗未明显涉及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思想感情。此诗可能是在一次出城游玩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在厌倦了官场生活后,暂时离开城市,到自然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时所作。诗中流露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差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首句“终年羁束厌华绅”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束缚于官职的不满,而“暂到林墟似出尘”则展现了自然环境给作者带来的心灵解脱。后两句“尽是机心可忘处,争教鱼鸟不留人”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的纯净和安宁,以及作者对这种生活的留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宋代士大夫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终年羁束厌华绅”:表达了作者对长期束缚于官职的不满和厌倦。
  2. “暂到林墟似出尘”:通过“暂到”和“似出尘”表达了自然环境给作者带来的心灵解脱。
  3. “尽是机心可忘处”:强调了自然环境的纯净,可以让人忘却机巧心计。
  4. “争教鱼鸟不留人”: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拟人:“争教鱼鸟不留人”中的“争教”和“不留人”赋予了鱼鸟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墟:象征着自然和简朴的生活环境。
  • 出尘:象征着脱离世俗,追求心灵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华绅”指的是什么? A. 华丽的官服 B. 华丽的装饰 C. 华丽的建筑 D. 华丽的书籍
  2. 诗中“暂到林墟似出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官场生活的满足 B. 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C.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D. 对简朴生活的拒绝
  3. 诗中“争教鱼鸟不留人”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宋祁的其他诗作,如《玉楼春·春景》,同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隐逸山林的宁静和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祁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风入松 客春 风入松·晓来凉气满芙蓉 风入松·枇杷花老洞云深 风入松 风入松 风入松 平韵十七首 其十 风入松 其七 风入松 其五 风入松 其四 风入松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容置疑 鬯字旁的字 谠言直声 日字旁的字 原子时 暝暗 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鼎折餗覆 期契 干侯 巾字旁的字 句栉字比 各有千秋 眩眠 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