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缀篇 其二》

时间: 2025-08-06 21:07:21

诗句

要路抛来自寡尤,高怀卷去白云收。

玉缘秘宝须藏密,兰为奇香却在幽。

仙骨岂曾移静节,帝心终是竭嘉猷。

红霞绿竹忘机地,未免天家下诏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21:07:21

原文展示:

要路抛来自寡尤,高怀卷去白云收。
玉缘秘宝须藏密,兰为奇香却在幽。
仙骨岂曾移静节,帝心终是竭嘉猷。
红霞绿竹忘机地,未免天家下诏求。

白话文翻译:

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抛弃了世俗的羁绊,心中高远的抱负如同白云般卷走。
珍贵的宝物必须秘密保存,而兰花的奇香却在幽静之处。
仙人的品格岂能轻易改变,皇帝的心意终究是要寻求良才。
在红霞和绿竹交织的忘我境地,难免天子会下诏来求贤。

注释:

  • 要路:指通向理想的道路。
  • 抛来自寡尤:抛弃世俗的羁绊。
  • 高怀:高远的志向。
  • 玉缘秘宝:珍贵的宝物。
  • 兰为奇香:兰花的芳香,寓意高洁。
  • 仙骨:指高尚的品格。
  • 帝心:皇帝的心意。
  • 天家:指皇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尤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闻名。他的诗词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范仲淹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理想和抱负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它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权力的淡薄。

诗歌鉴赏:

范仲淹的《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 其二》是一首内涵丰富的诗作,展现了诗人高远的理想与追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心中的理想境界与对尘世的超然态度。开头两句“要路抛来自寡尤,高怀卷去白云收”中,诗人表达了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愿意抛弃世俗的羁绊,心中高远的抱负如同白云一般自由。接着,诗人提到“玉缘秘宝须藏密,兰为奇香却在幽”,这里以玉和兰为喻,象征着珍贵的品德和高洁的情操,暗示着真正的宝藏并不在于外在的荣华富贵,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高尚。

在“仙骨岂曾移静节,帝心终是竭嘉猷”中,诗人强调了高尚品德的坚定不移,以及对帝王之心的理解,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与尊重。结尾两句“红霞绿竹忘机地,未免天家下诏求”则抒发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权力的淡然,暗示着即便是在忘却世俗的境地,仍然难免要接受来自权力的召唤。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范仲淹的理想与追求,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诗句流畅而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到一份宁静与高远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要路抛来自寡尤: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抛弃了世俗的羁绊,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2. 高怀卷去白云收:心中高远的抱负如同白云般卷走,传达出一种超脱与自由。
  3. 玉缘秘宝须藏密:珍贵的宝物必须秘密保存,象征着内心的珍贵品质需要小心呵护。
  4. 兰为奇香却在幽:兰花的奇香却在幽静之处,暗示真正的美德与高洁往往不被世俗所注意。
  5. 仙骨岂曾移静节:高尚的品格岂能轻易改变,强调了品德的坚定性。
  6. 帝心终是竭嘉猷:皇帝的心意终究是要寻求良才,反映出对人才的渴望与重视。
  7. 红霞绿竹忘机地:在红霞和绿竹交织的境地,描绘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
  8. 未免天家下诏求:难免天子会下诏来求,表达出对权力的无奈和超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和兰比作高尚的品质,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红霞绿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玉、兰、红霞、绿竹等意象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美德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高尚的品德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薄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情感基调,体现了范仲淹志存高远的理想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珍贵的品德与内涵。
  2. :代表高洁与幽静,寓意真正的美德。
  3. 红霞: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象,传达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
  4. 绿竹:象征坚韧与生机,代表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要路抛来自寡尤”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对世俗的依赖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财富的渴望
    D. 对名利的追逐

  2. 下列哪一项是诗中提到的意象? A. 松树
    B. 玉
    C. 玫瑰
    D. 星星

  3. “红霞绿竹忘机地”中的“忘机”主要指什么? A. 忘记世俗的纷扰
    B. 忘记自然的美好
    C. 忘记权力的追求
    D. 忘记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定风波》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范仲淹与陶渊明的诗风有所不同,范仲淹的诗歌常常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世俗的淡薄,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对自然的亲近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两者都体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但在表现形式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范仲淹与他的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闺怨 句曲山朝真词二首。迎真 添酒中六咏。酒杯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 奉和夏初袭美见访题小斋次韵 和袭美初冬偶作寄南阳润卿次韵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别墅怀归 病中秋怀寄袭美 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用伸酬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较亲 屮实 偏信则暗 舌字旁的字 状结尾的成语 多行无礼必自及 色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包含悛的词语有哪些 独树一帜 一行作吏 邈掠 收开头的成语 鱼电 宽以待人 几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呼昼作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