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9:24
田横不事汉,刎颈送咸阳。
二客既冢穿,岛中皆自笺。
虽非中庸道,要亦有耿光。
英雄久沦没,世俗但炎凉。
嗟嗟翟廷尉,慷慨令人伤。
田横不愿为汉朝所用,宁愿自刎于咸阳。
二位客人既已入土为安,岛上众人皆以书信相思。
虽然不走中庸之道,但也有那种光辉。
英雄久被埋没,世间却只剩下冷漠与炎凉。
可叹啊翟廷尉,他的慷慨让人感到伤痛。
作者介绍:刘基(1365年-1428年),字伯温,号景星,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擅长诗词,尤其以咏史诗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时期。刘基通过对历史的咏叹,反映出对当下社会的失望与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惋惜,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刘基的《咏史》系列诗作,往往以历史人物为题材,通过他们的遭遇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这首诗通过田横的自杀、二客的长眠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批判,深刻揭示了英雄遭遇的悲剧。田横宁死不屈的精神,反映了诗人对忠诚与气节的赞美,而二客的长眠则象征着理想的破灭与英雄的沉寂。在社会的冷漠与炎凉中,英雄的光辉显得尤为珍贵,但却又如此孤独。尤其是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对翟廷尉的感叹,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惋惜,更是对整个社会的无奈与失落,体现出历史的循环与人性的复杂。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构成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性的关怀,表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对现实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咏叹,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传达出对英雄气节的赞美与对世态炎凉的批判。诗中所体现的人生哲学,让人思考历史的教训与社会的冷漠。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田横为何选择自刎?
A. 为了追求名利
B. 不愿意受汉朝统治
C. 为了保护家族
D. 因为身体不适
“二客既冢穿”中的“二客”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司马迁与屈原
B. 屈原与阮籍
C. 李白与杜甫
D. 陶渊明与王维
诗中提到的“炎凉”是指什么?
A. 天气变化
B. 人情冷暖
C. 经济情况
D. 战争频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