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平乐·寒泉如线》

时间: 2025-05-06 02:23:13

诗句

寒泉如线。

莎石绵云软。

十里梅花香一片。

不记入山深浅。

谩留两袖春风。

罗浮旧梦成空。

独对阑干明月,教人犹忆山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3:13

原文展示:

清平乐·寒泉如线
作者: 仇远 〔宋代〕

寒泉如线。莎石绵云软。
十里梅花香一片。不记入山深浅。
谩留两袖春风。罗浮旧梦成空。
独对阑干明月,教人犹忆山中。


白话文翻译:

寒泉如同细线般流淌,
满地的莎草和石头在云雾中显得柔软。
十里外梅花的香气弥漫开来,
却忘了进入山中是多么深浅。
只留下两袖春风,
罗浮山的旧梦已经化为虚空。
独自面对栏杆,明亮的月光,
让人依然怀念山中的生活。


注释:

  • 寒泉:清冷的泉水,形容泉水的寒冷和细腻。
  • 莎石:莎草和石头,莎草通常生长在湿地,代表自然环境的柔和。
  • 十里梅花香:形容梅花的香气远播,代表春天的气息。
  • 不记入山深浅:忘记了进入山中有多深或多浅,意指对自然的沉醉。
  • 谩留:随意地留下,此处指随意地留下春风的感觉。
  • 罗浮:指罗浮山,象征着隐逸的理想和美好的回忆。
  • 阑干:栏杆,象征着孤独与思念的场所。
  • 明月:象征着清明和高远的情感,常与思乡、怀念相关。

典故解析:

  •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古时多文人墨客游览、隐居之地,象征着理想的隐逸生活。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质,常用以寄托诗人的志向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仇远,字子远,号铸山,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见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回忆的怀念,可能是在一次游历后对山水的深刻体悟与感怀,展现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寒泉如线》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开场,描绘了寒泉流淌的细腻,以及春天梅花的芬芳,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通过“寒泉如线”,作者将泉水的流动比作细线,生动而形象,传达出一种清澈而流畅的意境。

接着,词中“十里梅花香一片”,将读者的视角转向远方的美好,梅花的香气弥漫在十里之外,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然而,紧接着“岂记入山深浅”,则透出了一丝惆怅,似乎在说对自然的沉醉已让人忘却了山的深浅,暗示着对自然的迷失和向往。

“谩留两袖春风”一句,蕴含着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温暖和惬意,但紧接着“罗浮旧梦成空”,又将情感拉回现实,旧梦已成空,令人感到一丝失落与惋惜。最后,词人独自面对阑干,明亮的月光照耀下,思念的情感再度浮现,山中的生活仿佛历历在目,却又遥不可及。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往昔的追忆,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泉如线:引入词的意境,清冷的泉水流淌如线,营造出恬静的氛围。
  2. 莎石绵云软:描绘自然环境,莎草与石头在云雾中显得柔和,增添了诗境的柔美。
  3. 十里梅花香一片:展现春天的气息,梅花的香气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4. 不记入山深浅:表达对自然的沉醉,忘记了山的深浅,强调心灵的自由与迷惘。
  5. 谩留两袖春风:春风的意象象征温暖与惬意,但“谩留”又透出一丝无奈。
  6. 罗浮旧梦成空:回忆与现实的对比,旧梦已无,表现内心的失落。
  7. 独对阑干明月:孤独的情感与思念的寄托,通过阑干与明月的意象,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8. 教人犹忆山中:结尾的反思,尽管时光流逝,山中的美好依然令人难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泉如线”,将泉水比作细线,形象生动。
  • 对仗:如“谩留两袖春风”与“罗浮旧梦成空”,形成对比,增强情感的层次。
  • 意象:使用自然景象(泉水、梅花、明月)来传达内心情感,富有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与对自然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时光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寒泉:象征清冷与纯净,代表自然的美好。
  2.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寄托了诗人的志向。
  3. 春风:象征温柔与生机,传达出春天的气息。
  4.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带有哲理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泉”比作什么?

    • A. 细线
    • B. 细雨
    • C. 细沙
  2. “谩留两袖春风”的意思是什么?

    • A. 留下春风的感觉
    • B. 把春风带走
    • C. 春风很强烈
  3. 诗人最后独对的是什么?

    • A. 明星
    • B. 明月
    • C. 明天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对比仇远的《清平乐·寒泉如线》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的怀念,但仇远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苏轼则在哲理上更为深邃,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仇远诗词集》

相关查询

喜迁莺令(呈富枢) 跋江天暮雨图 水调歌头(为赵端礼作) 喜迁莺令(送何晋之大著兄趋朝,歌以侑酒) 上张丞相十首 其十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 柳梢青 浣溪沙 其一 次韵聪父见遗二首 其一 跋苏养直绝句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嘶风 什一之利 片字旁的字 用开头的成语 感深肺腑 不求甚解 牙字旁的字 大才榱盘 戈字旁的字 贼走关门 支字旁的字 南户窥郎 泄泄沓沓 飞行管制 八字旁的字 包含绩的词语有哪些 收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