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3:28
见说阳关与玉关,
平沙万里暮云屯。
唐人再出休歌曲,
汉将生还许拜恩。
落日三秋空眺望,
边峰几度叹亡存。
敦煌犹是当年地,
编户殷繁漫等论。
听说阳关和玉关相连,
广袤的沙地上暮云密布。
唐代的人们再度出征,吟唱着离别的歌声;
汉朝的将士归来后,尚且还愿意拜谢恩情。
夕阳西下,三秋的天空中我望着远方,
边疆的山峰几度让我感叹生死存亡。
敦煌依然是当年的地方,
百姓富饶繁盛,众人慢慢议论。
雷起鸿,清代诗人,以其对历史和边疆风光的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边塞和人文情怀,风格雄浑而不失细腻。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西域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诗人借古代关口的兴衰,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故土的眷恋。
《敦煌两关遗迹》通过阳关与玉关这两个历史文化符号,展现了边塞的壮丽与历史的沧桑。开头的“见说阳关与玉关”引领读者进入一个辽阔的历史场景,诗人以“平沙万里暮云屯”描绘出一种苍凉的自然景观,仿佛历史的尘埃在漫漫黄沙中积累。随后提到“唐人再出休歌曲”,不仅是对唐代士兵出征情景的再现,也隐含了对当年壮志未酬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汉将生还许拜恩”来表达古代将士的忠诚与感恩,显示出一种历史的传承。
落日的意象在“落日三秋空眺望”中被引入,诗人借此反思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命运,边峰的“几度叹亡存”更是将生死存亡的哲理引入,形成了一种深邃的思考。最后两句“敦煌犹是当年地,编户殷繁漫等论”则将目光转回现实,强调了敦煌作为历史遗迹依然存在的意义,反映了对繁荣与文化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融,形成了一幅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的画卷,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情感深邃而厚重。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诗人借助边关的兴衰,探讨生与死、荣与辱的哲理,展现了对故土的深厚感情。
阳关和玉关分别位于哪里?
A. 西北边陲
B. 东南沿海
C. 中原地区
诗中提到的“汉将生还”有什么含义?
A. 描述汉代将士的归来
B. 讲述汉代的战争
C. 表达对汉代的纪念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故土的怀念与文化的传承
B. 对战争的反思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