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7:55
原文展示:
荒居雨醒已昏黄,败壁张灯四散光。 相待村炊同坐久,更陪幽梦入更长。 屋头鸡唱惊孤枕,门外马嘶催晓装。 僮仆告行吾亦去,空房留尔重凄凉。
白话文翻译:
在荒凉的住所中,雨后醒来已是黄昏时分,破败的墙壁上挂着的灯发出四散的光芒。 等待着乡村的炊烟,我们坐了很久,又陪伴着幽深的梦境进入更深的夜晚。 屋头的鸡鸣惊醒了孤独的枕头,门外的马嘶声催促着清晨的装束。 仆人告诉我该走了,我也要离开,留下空荡的房间,你将再次感到凄凉。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元杰(约1214-1275),字子美,号梅溪,南宋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旅途中,表达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一个夜晚,从黄昏到清晨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荒居、败壁、孤灯等意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离别和孤独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和离别之情。诗中“荒居雨醒已昏黄”一句,即刻勾勒出一个荒凉、孤寂的夜晚景象,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随后的“败壁张灯四散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感,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迷茫。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屋头鸡唱惊孤枕”和“门外马嘶催晓装”等细节,生动地描绘了从夜晚到清晨的转变,以及作者即将离去的无奈和凄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孤独。通过对荒居、败壁、孤灯等意象的描绘,以及从夜晚到清晨的转变,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孤独的深刻体验和无奈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荒居雨醒已昏黄”一句描绘了什么时间段的景象? A. 清晨 B. 黄昏 C. 深夜 D. 正午 答案:B
诗中“败壁张灯四散光”一句中的“败壁”象征着什么? A. 破旧 B. 美丽 C. 坚固 D. 温暖 答案:A
诗中“屋头鸡唱惊孤枕”一句中的“鸡唱”象征着什么? A. 夜晚 B. 清晨 C. 黄昏 D. 正午 答案:B
诗中“门外马嘶催晓装”一句中的“马嘶”象征着什么? A. 离别 B. 团聚 C. 喜悦 D. 平静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