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病去那知春事深》

时间: 2025-04-26 03:33:58

诗句

病去那知春事深。

流莺唤起惜春心。

桐舒碧叶悭三寸,柳引金丝可一寻。

怜绣阁,对云岑。

苦无多力懒登临。

翠罗衫底寒犹在,弱骨难支瘦不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58

原文展示:

病去那知春事深。
流莺唤起惜春心。
桐舒碧叶悭三寸,
柳引金丝可一寻。
怜绣阁,对云岑。
苦无多力懒登临。
翠罗衫底寒犹在,
弱骨难支瘦不禁。

白话文翻译:

生病后才知道春天的事情是如此深远。
黄莺在叫唤,唤起我对春天的惋惜之心。
梧桐树的碧叶只长了三寸,
柳枝上金丝的光影可以轻易寻觅。
怜惜那绣阁,面对着云雾缭绕的山岑。
可惜我没有太多力气,懒得再去登高远望。
翠罗衫下的寒意依然存在,
我这瘦弱的身体难以支撑,感到无奈。

注释:

  • 病去:生病后恢复,表示身体虚弱。
  • 春事深:春天的事情深远而美丽。
  • 流莺:指黄莺,春天的象征。
  • 悭三寸:形容梧桐树的碧叶生长得不够,未能完全展开。
  • 柳引金丝:形容柳树的柔枝在阳光下的金色光影。
  • 怜绣阁:对绣阁的怜爱和向往。
  • 翠罗衫:指穿着的衣服,暗示身上的寒意。
  • 弱骨:指身体虚弱,形容体质不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严仁,字子贞,号白石,南宋诗人。他的诗作多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常用自然景物寄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严仁生病期间,病中对春天的思念与惋惜,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的深层次情感。

诗歌鉴赏:

《鹧鸪天·病去那知春事深》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在生病状态下对春天的惋惜与无奈。全词情感深沉而富有层次,开篇便以“病去那知春事深”引入,表现了因病而无法感知春的深邃。接着,流莺的啼叫唤起了对春天的思念,这种呼唤不仅让人感到春天的美好,更勾起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

“桐舒碧叶悭三寸”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桐树尚未完全生长的状态,仿佛在映射着诗人自己因病而未能完全享受生命的美好。接下来“柳引金丝可一寻”则用柳树的柔美意象,展现春天的柔情与生机,诗人虽然身处病痛之中,但仍对春的美好充满向往。

后面的几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无奈与苦涩。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却因身体虚弱而感到无力,无法爬上高处欣赏全景,令人心生怜惜。最后,诗人以“弱骨难支瘦不禁”作结,既表达了身体的虚弱,也隐喻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因病而失去对美好生活感知的诗人形象,深刻反映了个体在自然和生命之间的孤独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病去那知春事深:生病后,无法体会春天的深远与美好。
  2. 流莺唤起惜春心:黄莺的啼叫唤起了我对春天的惋惜之情。
  3. 桐舒碧叶悭三寸:梧桐树的碧绿叶子只长了三寸,象征着未能完全欣赏春色。
  4. 柳引金丝可一寻:柳树的柔枝在阳光下泛起金色光影,微妙而美丽。
  5. 怜绣阁,对云岑:在绣阁中怜惜美景,对着云雾缭绕的山岑。
  6. 苦无多力懒登临:可惜力气不足,懒得再去登高远望。
  7. 翠罗衫底寒犹在:翠绿色的衣裳下依然感到寒冷,暗示着身体的虚弱。
  8. 弱骨难支瘦不禁:瘦弱的身体难以支撑,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柳引金丝”,通过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流莺的叫声如同在呼唤,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怜绣阁,对云岑”,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病痛与春天的美好对比,表现了生病时对生命美好的渴望与惋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莺:象征春天,代表着生机与美好。
  • 桐叶:象征生命的生长与短暂。
  • :柔美的象征,传递出春的柔情。
  • 绣阁: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是: A. 黄鹂
    B. 流莺
    C. 燕子
    D. 杜鹃

  2. “翠罗衫底寒犹在”的意思是: A. 衣服很轻
    B. 感到寒冷
    C. 衣服颜色鲜艳
    D. 衣服很厚

  3. 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享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本词同样描绘春天的意象,但更侧重于自然与人情的交织,情感更为广阔。
  • 《春望》则通过对国家动荡的感慨,表现了与本词相似的惆怅情绪,但背景和主题更为政治化。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严仁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正月六日沈文通学士遗温柑 垂涧藤 送李太保知仪州 游响山 黄池月中共酌得池字 恼侬 泊姑熟江口邀刁景纯相见 尹阳尉耿传惠新栗 送范景仁学士归蜀焚黄 寤寐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负老提幼 示字旁的字 出定 月字旁的字 高枕而卧 缧绁之苦 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刻船求剑 不食周粟 旷古绝伦 未形之患 无了无休 户字头的字 包含泥的成语 风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王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