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2:43
《次韵冕仲考进士试卷》
作者:黄庭坚
少年迷翰墨,无异虫蠹木。
诸生程艺文,承诏当品目。
床敷设箱篚,赋纳忽数束。
变名混甲乙,誊写失句读。
昼窗过白驹,夜几跋红烛。
钩深思嘉鱼,攻璞愿良玉。
谈天用一律,呻讯压重复。
丝布涩难缝,快意忽破竹。
圣言裨曲学,割衮缀邪幅。
注金无全巧,窃发或中鹄。
翟公辟痈老,薪槱茂棫朴。
御史威降霜,行私不容粟。
吏部提英鉴,片善蒙采录。
博士刈其楚,铨量颇三复。
因人享成事,贱子真碌碌。
少年时沉迷于书法和诗词,和那些蛀虫对木材的破坏没有两样。
诸生们学习文艺,依照诏令应当品评文章。
床上铺开了书箱,刚收录的文章却只是一堆。
改名混淆甲乙,抄写时常常失去句读。
白天窗外飞过白马,夜晚书桌上蜡烛摇曳。
深思熟虑钩织美好的思想,努力雕琢想要的美玉。
谈天的时候用一律,叹息中压抑着重复。
丝布难以缝合,快意忽然就像破竹般轻松。
圣人的话能帮助学习,割断邪曲的幅度。
注金没有绝对的巧妙,窃取发言偶然成就。
翟公驱逐老于世,薪槱茂盛如棫朴。
御史的威严如霜,行私者不容得一粒谷物。
吏部提拔英才,片言只道便能被录用。
博士刈除其楚,考量则常常三次复审。
靠着他人享受成功,贱子的确是真正碌碌无为。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江西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和情感,尤其以词和诗的结合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的进士试卷考前,反映了他对考试的思考与感慨,表现了他在追求学问和官职过程中所经历的困惑与无奈。
《次韵冕仲考进士试卷》是一首深刻反映了作者在追求学术与仕途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烦恼与思考的诗。诗中通过描绘少年对书法的迷恋,巧妙地将书法与虫蠹木的关系相提并论,彰显出这种迷恋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再者,诗中对于学习生活的细致描写,如“昼窗过白驹,夜几跋红烛”,既表现出时间的飞逝,也暗示了对学习的辛苦与执着。
黄庭坚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知识追求的热忱与在这条道路上所遇到的艰难。诗中提到的“钩深思嘉鱼,攻璞愿良玉”,体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努力追求真善美的决心。整首诗在描绘个人奋斗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士人的期望与压力,展现出一种对学术的敬重与对官场竞争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个人在求学与仕途中所面临的压力、困惑与无奈,反映了黄庭坚对学术的热情与对官场竞争的深切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次韵冕仲考进士试卷》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昼窗过白驹”意在表达什么?
诗中的“丝布涩难缝”比喻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王安石的诗风都表现出对学术与政治的关注,但黄庭坚的作品更多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内心挣扎,而王安石则更强调社会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
以上是对《次韵冕仲考进士试卷》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