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1:15
翕翕一日炎,耽耽万年永。
四海仰首观,顷复归根静。
时雨泻玉除,潢流涨天井。
性不耐衣冠,入门疏远请。
煮饼卧北窗,保此已徼幸。
空余见贤心,忍渴望梅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的渴望。首先提到“翕翕一日炎”,形容阳光炙热,接着说“耽耽万年永”,表达了一种对时间的沉醉与思考。诗人在这炎热的日子里,仰望四海,观望着世界的变化,随即又感到归于宁静。接着提到“时雨泻玉除”,描绘了雨水如同玉石般洒落,清洗尘埃,水流涨满了天井,显示出一种生机与活力。“性不耐衣冠”,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希望远离繁华的衣冠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最后,诗人以“煮饼卧北窗”展现了他简朴的生活,感到心满意足,但内心仍对贤者的向往和对梅岭的渴望令人感伤。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白云山人,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和人情,强调个体的内心体验。
“次韵答晁无咎见赠”是黄庭坚在与友人交流中的即兴之作,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在诗中,黄庭坚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内心的渴望。
黄庭坚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追求。首联“翕翕一日炎,耽耽万年永”开篇便以强烈的感官印象吸引读者,阳光的炙热与时间的漫长相结合,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沉思。诗人仰望四海,目光所及之处,似乎一切都在变化,但内心却渴望回归宁静的本源。
诗中“时雨泻玉除”描绘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雨水的滋润仿佛为干涸的心灵带来了一丝慰藉,而“潢流涨天井”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丰盈与生命的活力。在对生活的思考中,诗人表现出对衣冠的厌倦,体现了他对世俗繁华的反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提到“煮饼卧北窗”,在这样的简单生活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满足,尽管“空余见贤心,忍渴望梅岭”中透出一丝无法实现的遗憾,展现了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体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黄庭坚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
诗中提到的“翕翕”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阳光
B. 雨水
C. 风
“性不耐衣冠”表达了诗人对哪种生活的态度?
A. 热爱
B. 厌倦
C. 忧虑
诗中“煮饼卧北窗”描绘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忙碌
B. 简朴
C. 富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