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5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57:37
原文展示:
迁居罗溪潘邠老昆仲比以火惊相见殊阔作诗调 张耒 〔宋代〕
毕方逐未去,里巷时狂走。 念君箪瓢外,颜室空无有。 误忧黎元谩,烜赫惊户牖。 我虽厌迁次,寒突黔已久。 平生昧奇字,安得君载酒。
白话文翻译:
毕方的追逐还未停止,街巷中人们时常狂奔。 想到你除了箪食瓢饮之外,屋内空无一物。 错误地担忧百姓的谣言,火光惊动了门窗。 我虽然厌倦了搬迁,但烟囱早已熏黑。 我一生对奇字不熟悉,怎能让你载酒来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迁居罗溪时,因火灾而与潘邠老兄弟相见,感慨之余所作。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友人贫困生活的同情,以及对自己学问不足的自嘲。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火灾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贫困生活的同情和对学问的渴望。诗中“毕方逐未去”形象地描绘了火灾的余威,而“念君箪瓢外,颜室空无有”则深刻地反映了友人的贫困。后几句则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与学问的追求。通过描绘火灾后的景象和友人的贫困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问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毕方”象征什么? A. 火灾 B. 贫困 C. 学问 D. 友情
“念君箪瓢外,颜室空无有”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赞美 B. 对友人的同情 C. 对友人的批评 D. 对友人的忽视
诗中的“寒突黔已久”比喻什么? A. 长期贫困 B. 长期富贵 C. 长期学问 D. 长期友情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