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9:55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峭寒穿屋透衣裘,欺得诗人两鬓秋。
从此莫教三日暖,花开花落却成愁。
寒冷的天气渗透到屋子里,连衣服都感觉到寒意,使得我这个诗人白白地增添了几缕白发。从今往后,别再让温暖的阳光持续三天,花儿的开放与凋零只会让我更加愁苦。
本诗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花开花落”常用来表达人生的无常与感伤,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因其作品清新自然而受到后世推崇。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及表达个人情感,作品多具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此诗作于春寒时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寒意,表达了对季节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忧虑。
《春寒初晴》是杨万里的一首经典之作,诗中通过描绘春寒的景象,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无奈。开头两句“峭寒穿屋透衣裘,欺得诗人两鬓秋”,直接表达了春寒的刺骨,给人的生活带来了困扰,诗人因寒冷而感到无奈,头发渐白,暗示着岁月的流逝。接下来的“从此莫教三日暖”,则是一种无奈的期望,希望温暖的日子不要太短暂,却又无可奈何,反映出对温暖的渴望与对短暂时光的感慨。最后一句“花开花落却成愁”,则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知,花的开放与凋谢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无常,使得诗人对生命的脆弱与变化感到愁苦。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现实意义。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春寒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愁苦,是对自然与人生深刻的思考。
诗中“峭寒”指的是:
A. 温暖的春风
B. 刺骨的寒冷
C. 夏天的酷热
诗人希望:
A. 三日温暖永远持续
B. 再也不见寒冷
C. 不要让短暂的温暖带来更多愁苦
“花开花落却成愁”意指:
A. 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B. 花朵的美丽
C. 春天的来临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忧虑,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困境;而杨万里的《春寒初晴》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