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5:12
棐几吹灯丈室虚,
隔窗雨点响阶除。
胡床枕手昏昏著,
卧听儿童读汉书。
在书房里,灯光摇曳,映照着宽阔的室内,窗外雨点轻轻敲打着台阶。倚着胡床,手枕在头,昏昏欲睡,耳边听到孩子们在朗读《汉书》。
《汉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文献,班固所著,详细记载了汉朝的历史。诗中提到儿童朗读《汉书》,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反映了作者对所处时代教育的关注。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致的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语言简练而富有情趣。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文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诗人通过夜坐书斋的情景,表达了对学习和知识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书斋夜坐二首 其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书斋中,伴随着雨声和孩子们的朗读声,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宁静与满足。诗的开头用“棐几吹灯丈室虚”展现了书斋的清幽,灯光在宽敞的室内闪烁,仿佛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一丝温暖。而“隔窗雨点响阶除”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外界的雨声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氛围,使人感受到雨夜的静谧与书房的温馨。
诗的后半部分,“胡床枕手昏昏著,卧听儿童读汉书”,将诗人的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倚着胡床,手枕着头,困倦而又放松,尽情享受着这片刻的安宁。在这样的夜晚,儿童的读书声成了最动听的乐曲,传递出一种传承文化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也反映出教育的重要性和文化传承的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关注。通过夜晚的书房,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中提到的书籍是什么?
a. 《史记》
b. 《汉书》
c. 《资治通鉴》
诗人坐的是什么家具?
a. 椅子
b. 胡床
c. 沙发
诗中展现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a. 喧闹
b. 宁静
c. 拥挤
比较杨万里的《书斋夜坐二首 其一》和王维的《鹿柴》,两者均以自然环境为背景,表现出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杨万里通过书房和雨声的描写,突出文化氛围;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景色,表达了自然的恬淡。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