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3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39:46
扬州全盛吾能说,鸭脚琼花五百年。忽见山光好诗轴,却思淮浦旧渔船。柴荆故俗真虚老,松菊幽斋已重迁。便作扶藜望衡霍,清秋随分有风烟。
这首诗描写了扬州的繁华,提到那里的鸭脚琼花已经盛开了五百年。忽然看到山光明媚,令人想起了过去在淮浦的渔船。柴荆的旧俗已然衰老,松菊的幽静书斋也已经迁移。于是我便扶着拐杖,眺望衡山和霍山,清秋的季节里,似乎随风飘荡着烟雾。
这首诗通过描绘扬州的繁华和自己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念。开头的“扬州全盛吾能说”,强调了扬州的繁荣景象,诗人自信地说出自己对这座城市的了解。然而,随之而来的“忽见山光好诗轴”,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对自然的向往,似乎在繁华与自然之间产生了冲突和思考。
后面的句子中,诗人通过回忆“淮浦旧渔船”,引发对过往生活的追忆,表现出一种对旧日时光的怀念。柴荆的“故俗真虚老”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活的苍凉,而“松菊幽斋已重迁”则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清秋的意境中收尾,诗人“便作扶藜望衡霍”,借助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最后一句“清秋随分有风烟”则将自然的景色与个人的感受融为一体,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扬州繁华的描写和个人内心的感慨,反映了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旧日生活的怀念及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