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亭》

时间: 2025-07-27 16:34:16

诗句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34:16

原文展示: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的亭子里,心情舒畅而温暖,我长声吟唱,眺望远方。溪水流淌,心中却无争竞;云在天边,意绪也随之缓慢。春天即将结束,万物欣欣向荣,却各自有自己的欲望。江东的战事仍然繁忙,回头凝视,只是眉头微微皱起。

注释:

  • 坦腹:形容放松的姿态,心情舒适。
  • 野望:远望自然景色,心怀壮志。
  • 水流心不竞:水流淌而心中却不急于竞争,表达一种淡然的心态。
  • 云在意俱迟:云彩在空中飘荡,心情也随之缓慢。
  • 欣欣物自私:万物欣欣向荣,但各自都心怀私欲。
  • 江东犹苦战:指江东地区仍然在进行激烈的战争。
  • 回首一颦眉:回头望去,眉头微微皱起,流露出忧虑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晚号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细腻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时值安史之乱后,国家纷乱,民生困苦,诗人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虽心向自然,然内心忧虑重重。

诗歌鉴赏:

《江亭》是一首反映了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作品。诗人在江边亭子上,享受着温暖的春光,心情似乎变得开阔而自在。然而,随着水流的悠扬,诗人也感受到一种无争的淡然,内心却又难以摆脱现实的困扰。春天的美好并未能掩盖江东战乱的苦痛,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由此浮现。最后一句“回首一颦眉”更是将这种复杂的心情凝聚到极致,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社会动荡的深思。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社会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坦腹江亭暖:描绘了诗人身处江边亭子的轻松状态。
    2. 长吟野望时:表现诗人吟唱的豪情与对自然的向往。
    3. 水流心不竞: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4. 云在意俱迟:描绘云彩悠闲飘动,心情也随之缓慢。
    5. 寂寂春将晚:感叹春天即将结束,带来些许惆怅。
    6. 欣欣物自私:指出万物虽美,但各自心中仍有欲望。
    7. 江东犹苦战:反映战争带来的困苦与动荡。
    8. 回首一颦眉:诗人回望时流露出的忧愁。
  •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例如“水流心不竞”以水象征心态,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对自然美的向往,表达了在困境中仍希望保持内心宁静的愿望。

意象分析:

  • 江亭:象征诗人的隐逸与追求自然的心境。
  • 水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心态的淡然。
  • :象征自由与随意的生活态度。
  • :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象征社会动荡与人间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的《江亭》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背景? a) 经济繁荣
    b) 战乱不断
    c) 和平安宁
    答案:b

  2. 在诗中,“水流心不竞”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焦虑不安
    b) 淡然自若
    c) 争强好胜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回首一颦眉”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a) 满意与欢愉
    b) 忧虑与惆怅
    c) 轻松与自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自然之美。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江亭》与李白的《庐山谣》均以自然为背景,但杜甫更多的是对社会动荡的忧虑,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的豪情与洒脱。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西湖绝句戏题 西湖竹枝 其十一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二十 西湖竹枝 其三 壬申秋花港步月 西湖竹枝词 西湖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 其七 断桥烟雨 西湖十咏 其八 两峰插云 西湖 西湖晚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御的词语有哪些 充饱 四点底的字 包含历的成语 崇论豠议 怒气冲霄 包含镇的词语有哪些 镸字旁的字 跑泉 懿范 山字旁的字 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含叹 乛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累月经年 怡然养寿 嫉恶若仇 赵世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