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3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33:45
严郑公宅同咏竹
作者: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的生长和环境的清幽。竹子半遮着新生的叶子,刚刚长出墙外。它的颜色在夕阳下映红了书卷,竹子的阴影在酒樽上投下凉意。经过雨水洗礼的竹子显得格外干净,微风吹拂带来了淡淡的香气。只要不被砍伐,竹子就能高耸入云,长久地存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正直、坚韧和高洁;诗中表现对竹子生长的欣赏,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尊重。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诗风深受社会现实和个人遭遇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在战乱频繁的时代,竹子作为一种坚韧的植物,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与信念的坚持。
这首《严郑公宅同咏竹》以竹子为主题,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生动与清新。诗的开头,杜甫以“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描绘了竹子新生的状态,生动形象。这里的“新梢”与“墙”形成了一种对比,竹子的生命力顽强,与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以希望的感觉。
接下来的“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则在细腻的描绘中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夕阳下竹子的影子映入书卷,暗示着知识与自然的交融,而竹影投射的凉意则让人联想到生活的宁静与淡泊。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通过雨水和微风的描写,增强了诗句的意象感,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纯净美好的赞美。最后一句“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表达了对竹子长久生长的期盼,也隐喻了诗人对理想和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反思,进一步强化了竹子作为坚韧象征的主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竹子的赞美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绿竹半含箨”描绘的是哪种植物?
“色侵书帙晚”中的“色”指的是什么?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和王安石的《咏竹》,两首诗都以竹子为主旨,但杜甫的诗更注重自然环境的描写,而王安石则更侧重于竹子的象征意义。两者都展现了竹子的坚韧与高洁,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