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延平怀古》

时间: 2025-05-10 06:20:29

诗句

青山蹀躞从西来,延平之城当其隈。

危峦万仞飞雉堞,高楼杰阁横江开。

大江日夜水东注,逆浪卷将山影去。

峰回舟转不见城,双塔亭亭锁归路。

建瓴势扼八闽吭,此地宁曰非岩疆。

壮哉当年陈将军,百死不肯归高皇。

吾闻有元当季年,兵戈满眼妖氛缠。

盐徒走卒皆起事,平原白骨生烽烟。

皇觉寺僧出淮右,五载群雄同授首。

将军若使从中原,中山开平安足论。

宁为鸡口勿牛后,丈夫固当自不朽。

不然亦作元遗臣,岂能俯首事他人。

汤公诛死廖公反,将军若降亦不免。

扣舷我为将军歌,江声浩浩悲风多。

青山绿水仍无恙,教陵松柏今如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0:29

原文展示:

青山蹀躞从西来,延平之城当其隈。
危峦万仞飞雉堞,高楼杰阁横江开。
大江日夜水东注,逆浪卷将山影去。
峰回舟转不见城,双塔亭亭锁归路。
建瓴势扼八闽吭,此地宁曰非岩疆。
壮哉当年陈将军,百死不肯归高皇。
吾闻有元当季年,兵戈满眼妖氛缠。
盐徒走卒皆起事,平原白骨生烽烟。
皇觉寺僧出淮右,五载群雄同授首。
将军若使从中原,中山开平安足论。
宁为鸡口勿牛后,丈夫固当自不朽。
不然亦作元遗臣,岂能俯首事他人。
汤公诛死廖公反,将军若降亦不免。
扣舷我为将军歌,江声浩浩悲风多。
青山绿水仍无恙,教陵松柏今如何。

白话文翻译:

青山缓缓从西边而来,延平城就在它的拐角处。
高峻的山峰如飞起的雉堞,高楼和阁楼横亘在江面。
大江日夜向东奔涌,逆浪卷起了山的倒影。
船在峰回路转之处,已看不见城,双塔高耸如亭锁住了归路。
这里的地势如同建瓴一举扼住八闽的咽喉,这里难道不算是岩石的边疆?
壮烈啊,曾经的陈将军,宁死不屈,决不归附高皇。
我听闻那年元朝,战火纷飞,妖气弥漫。
盐商和兵卒纷纷起义,平原上白骨堆积,烽烟四起。
皇觉寺的僧人从淮右而出,五年间群雄悉数被捕。
将军若能从中原而来,中山的安宁也就不必再说。
宁为鸡口而不为牛后,男子汉应当自我成就。
否则也只会成为元朝的遗臣,怎么能低头事奉他人?
汤公诛杀了反叛的廖公,即使将军投降也难逃一死。
我在船上为将军歌唱,江水浩浩,悲风萧瑟。
青山绿水依然无恙,陵墓上的松柏如今又如何?

注释:

  • 蹀躞:形容山势蜿蜒起伏,缓缓而来。
  • 危峦万仞:形容山峰高耸入云,险峻无比。
  • 建瓴势:指势如破竹,形势强劲。
  • 八闽:指福建及周边地区,象征南方。
  • 陈将军:指的是陈礼,抵抗元朝的南方将领。
  • 鸡口牛后:比喻宁愿做小的领袖,也不愿做大的追随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景瀚,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其诗词作品而留名。其作品多表现家国情怀,慷慨激昂,具有较强的历史感。

创作背景:

《延平怀古》创作于清代,诗人以延平城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诗中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英雄豪杰的悲壮情怀。

诗歌鉴赏:

《延平怀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英雄情怀的诗作,诗人以延平城为中心,描绘了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观,融入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开篇以“青山蹀躞”引入,展现了延平城的雄伟与壮丽,随后通过对高山、江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壮阔的历史背景。诗中提到的陈将军,表现出对英雄的敬仰与对其不屈精神的赞美,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激昂与悲壮之感。尤其是“宁为鸡口勿牛后”的豪言,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尊严和理想的追求。

此外,诗中对战争的描绘同样深刻,展现了历史的残酷与无奈,尤其是“平原白骨生烽烟”的句子,令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悲惨与痛苦。最后,诗人回归到自然,反思历史的无常,表达出一种对英雄逝去后的惋惜与怀念。整首诗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国的热爱与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山蹀躞从西来:青山缓缓西来,暗示延平城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
  2. 延平之城当其隈:延平城位于青山的拐角处,突出其地理位置的险要。
  3. 危峦万仞飞雉堞:高耸的山峦如同飞起的雉堞,形象地描绘出山的险峻。
  4. 高楼杰阁横江开:高楼与阁楼横亘在江面,展现出城池的壮丽。
  5. 大江日夜水东注:大江不断地向东奔流,象征着历史的流逝。
  6. 逆浪卷将山影去:逆浪卷起山的倒影,暗示时光的变迁与不易。
  7. 峰回舟转不见城:船在峰回路转中已看不见城,表现出地理的复杂与历史的迷惘。
  8. 双塔亭亭锁归路:双塔高耸,似乎锁住了归路,传达出对归属感的渴望。
  9. 建瓴势扼八闽吭:此地的地势如建瓴一般,扼住八闽的咽喉,强调其战略重要性。
  10. 壮哉当年陈将军:讴歌陈将军的英勇与不屈精神。
  11. 百死不肯归高皇:宁死不屈的决心,表现出对高皇的不屑与抵抗。
  12. 吾闻有元当季年:提到元朝时期的战争,暗示历史的悲痛。
  13. 兵戈满眼妖氛缠:战争的纷乱与妖气弥漫。
  14. 盐徒走卒皆起事:社会动荡,人民纷纷起义的情景。
  15. 平原白骨生烽烟:战争带来的惨痛,白骨堆积,烽烟四起。
  16. 皇觉寺僧出淮右:皇觉寺的僧人参与了历史的变革。
  17. 五载群雄同授首:五年内,众多英雄被捕,暗示历史的无情。
  18. 将军若使从中原:设想如果将军从中原而来,历史会有所不同。
  19. 中山开平安足论:中山地区的安宁,体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20. 宁为鸡口勿牛后:宁愿做小的领袖,也不愿做大的追随者,表现出对尊严的重视。
  21. 丈夫固当自不朽:男子汉应当追求不朽的成就与理想。
  22. 不然亦作元遗臣:否则就成为元朝的遗臣,失去自我。
  23. 汤公诛死廖公反:汤公对反叛者的严惩,暗示历史的残酷。
  24. 将军若降亦不免:即使将军投降也难逃一死,体现出命运的无常。
  25. 扣舷我为将军歌:在船上为将军歌唱,表现出对英雄的敬仰。
  26. 江声浩浩悲风多:江水浩渺,悲风萧瑟,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
  27. 青山绿水仍无恙:青山绿水依旧,暗示历史的延续。
  28. 教陵松柏今如何:对英雄陵墓的思考,感慨英雄已逝,今何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山蹀躞”比喻山的缓行,生动形象。
  • 对仗:如“青山绿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描述,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的交融,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意识和对家国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坚韧与永恒,代表着历史的延续。
  • 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 将军:象征勇气与忠诚,表现出对英雄的崇敬。
  • 白骨:象征战争的残酷与人间的悲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陈将军”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 A. 陈礼
    • B. 陈胜
    • C. 陆游
    • D. 李白
  2. “宁为鸡口勿牛后”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 A. 忍辱负重
    • B. 追求尊严
    • C. 依附他人
    • D. 安于现状
  3. 诗中提到的“平原白骨”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思乡之情
    • B. 战争带来的惨痛
    • C. 自然景观
    • D. 人民的安居乐业

答案:

  1. A. 陈礼
  2. B. 追求尊严
  3. B. 战争带来的惨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 《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对家国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游西郊 其三 晚游西郊 其二 晚游西郊 其一 闺思 游北郊 悟道 其二 悟道 其一 辛卯1891首春偕邱仙根工部长兄俊臣广文等游火山新岩 其二 辛卯1891首春偕邱仙根工部长兄俊臣广文等游火山新岩 其一 闰中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红骨髓 与众殊 北斗之尊 独臂将军 义夫节妇 支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筋膂 黽字旁的字 包含罗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行容 自驾 弃俗出家 混沌不分 韋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