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9:02
十年辛苦益清贫,自叹儒冠果误身。
尽说世间骐骥少,年来谁是九方歅。
经过十年的辛苦努力,却依然更加贫困,
我自叹身披儒者的冠冕,真是误了自己的前程。
尽管大家都说世间骐骥少,
但这些年来,谁又能做到九方皋那样的杰出呢?
作者介绍:曹伯启,元代诗人,生平及作品多关注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现实,擅长抒发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创作背景:此诗成作于曹伯启对自己人生的反思,表达了他在经历了多年的辛苦奋斗后,依旧感到贫困和失落的心情,折射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渴求与个人理想的失落。
这首诗通过十年辛勤的付出与日益增加的贫困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自责。诗中“自叹儒冠果误身”一句,揭示了诗人对自己读书人身份的怀疑与反思,似乎在质疑传统的读书之路是否真的能带来成功与富裕。随着“尽说世间骐骥少”的出现,诗人将视线转向社会对人才的期待,然而现实中真正的杰出之人却寥寥无几。最后一句“年来谁是九方歇”,更是表现了诗人对杰出人才的渴望与对自己处境的深刻失落。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清晰的意象,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困境中的挣扎,具有强烈的共鸣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探讨了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表现了对人才稀缺的感叹与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人对自己十年的辛苦有什么感慨?
“自叹儒冠果误身”中的“儒冠”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九方歇”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都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但李白更为豪放,曹伯启则显得更加沉重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