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静山》

时间: 2025-04-26 06:10:47

诗句

地得一以宁,凝然者卷石。

嵁岩及培塿,异形不异质。

古之能定者,悟此为一极。

春荣秋以悴,一岁百态出。

鸟鸣花落句,此意谁与诘。

所以尼丘人,仁智不废一。

万象此纬经,死灰彼何物。

明发此乎游,参入观水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10:47

原文展示:

题静山
作者:文天祥 〔宋代〕

地得一以宁,凝然者卷石。
嵁岩及培塿,异形不异质。
古之能定者,悟此为一极。
春荣秋以悴,一岁百态出。
鸟鸣花落句,此意谁与诘。
所以尼丘人,仁智不废一。
万象此纬经,死灰彼何物。
明发此乎游,参入观水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静山的宁静与和谐。山的存在使得大地安宁,山石凝固而成形。无论是陡峭的岩石还是平缓的土丘,外形虽然各异,但内在的本质却是相同的。古人能够安定心志,正是领悟到了这个道理。春天的繁荣与秋天的衰败,每年都有不同的变化。鸟鸣和花落的情景,谁能对此进行深刻的探讨呢?因此,即使是尼丘人,仁爱与智慧也不应被忽视。万象之间的道理,犹如经纬交错,灰烬与什么无关。明亮的事物在游走之中,参与到观察水流的技艺中去。

注释:

  • 凝然:静止的样子。
  • 嵁岩:陡峭的岩石。
  • 培塿:土丘。
  • 定者:指能够保持安宁、稳定的人。
  • 一极:指一种极致的境界或状态。
  • 尼丘人:指隐居于山林中,追求简单生活的人。
  • 纬经:象征宇宙的法则或道理。
  • 死灰:比喻已经结束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号履善,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以忠诚和气节为人称道,尤其在抗元斗争中表现突出,创作了大量爱国诗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乱之际。文天祥在抵抗外敌入侵的过程中,常常寄情于自然,借以表达对家国命运的思考和个人的忧虑。

诗歌鉴赏:

《题静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文天祥通过对静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地得一以宁”,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安定。文天祥通过对山石形态的观察,逐渐引入对人性、对人生的反思,展现了他对古代智慧的推崇。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运用了比喻与对仗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中的“春荣秋以悴”表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变化,而“鸟鸣花落句”则引发了对生活细节的思考。尤其是最后两句,借用水流的观察技巧,象征着对生命真谛的追求,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动荡,却不忘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地得一以宁”:大地因为一体的和谐而宁静。
    • “凝然者卷石”:静止的山石展现出一种凝重的气质。
    • “嵁岩及培塿,异形不异质”:无论是险峻的岩石还是柔和的土丘,外观不同,内在却同样坚韧。
    • “古之能定者,悟此为一极”:古代那些能保持安定的人,正是领悟了这一点。
    • “春荣秋以悴,一岁百态出”:春天的繁荣与秋天的衰败在每一年都有不同的展现。
    • “鸟鸣花落句,此意谁与诘”:鸟的鸣叫和花的凋落,谁能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呢?
    • “所以尼丘人,仁智不废一”:因此,即使是隐士,也不应放弃仁爱与智慧。
    • “万象此纬经,死灰彼何物”:宇宙万象的法则,灰烬又与什么有关呢?
    • “明发此乎游,参入观水术”:明亮的事物在游走之中,参与到观察水流的技艺中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美。
    • 拟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人的情感与思考。
  • 主题思想:全诗主题围绕自然与人生的和谐,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静山:象征内心的安宁与和谐。
  • 春秋:代表生命的变化与无常。
  • 鸟鸣花落:比喻生活中的细腻与瞬息万变。
  • :象征智慧与观察的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文天祥的《题静山》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爱国情怀
    • B. 自然与人生的和谐
    • C. 友情的珍贵
  2. 诗中提到的“春荣秋以悴”主要意指:

    • A. 生活的变化
    • B. 自然的美丽
    • C. 人的情感
  3. “尼丘人”指的是:

    • A. 隐居于山林的人
    • B. 政治家
    • C. 诗人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的感悟。
  • 《山中与幽人对酌》 王维: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友谊。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题静山》与李白的《庐山谣》,前者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哲理,后者则多描绘自然的壮丽与豪情,二者在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审美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文天祥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歌子·玉露澄天宇 荷花 谒金门(追和冯延已) 和董令升舍人 朝中措(王守正仲生日) 雪晴三首 蝶恋花·杏靥桃腮俱有靦 和彦逢弟简相山古上人二首 朝中措(魏倅·定甫生日) 回峰寺和浮屠坦然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引望 生字旁的字 邻父之疑 无补于时 包含忻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称体裁衣 昏忳 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彑字旁的字 包含心的词语有哪些 天府之国 征敛无期 一鼻孔出气 頁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泯亡 鲜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