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1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10:47
题静山
作者:文天祥 〔宋代〕
地得一以宁,凝然者卷石。
嵁岩及培塿,异形不异质。
古之能定者,悟此为一极。
春荣秋以悴,一岁百态出。
鸟鸣花落句,此意谁与诘。
所以尼丘人,仁智不废一。
万象此纬经,死灰彼何物。
明发此乎游,参入观水术。
这首诗描绘了静山的宁静与和谐。山的存在使得大地安宁,山石凝固而成形。无论是陡峭的岩石还是平缓的土丘,外形虽然各异,但内在的本质却是相同的。古人能够安定心志,正是领悟到了这个道理。春天的繁荣与秋天的衰败,每年都有不同的变化。鸟鸣和花落的情景,谁能对此进行深刻的探讨呢?因此,即使是尼丘人,仁爱与智慧也不应被忽视。万象之间的道理,犹如经纬交错,灰烬与什么无关。明亮的事物在游走之中,参与到观察水流的技艺中去。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号履善,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以忠诚和气节为人称道,尤其在抗元斗争中表现突出,创作了大量爱国诗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乱之际。文天祥在抵抗外敌入侵的过程中,常常寄情于自然,借以表达对家国命运的思考和个人的忧虑。
《题静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文天祥通过对静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地得一以宁”,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安定。文天祥通过对山石形态的观察,逐渐引入对人性、对人生的反思,展现了他对古代智慧的推崇。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运用了比喻与对仗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中的“春荣秋以悴”表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变化,而“鸟鸣花落句”则引发了对生活细节的思考。尤其是最后两句,借用水流的观察技巧,象征着对生命真谛的追求,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动荡,却不忘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主题围绕自然与人生的和谐,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文天祥的《题静山》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春荣秋以悴”主要意指:
“尼丘人”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