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3:14
九日示寿隆 其二
建安山水亦几希,
九日登高著处宜。
秋杪风光自潇洒,
老来情味少欢怡。
举杯喜见黄花泛,
落帽羞将白发吹。
佳节不能成酩酊,
浪吟小杜昔年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建安时期的山水景致已经很少了,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的地方恰到好处。秋天的末尾,风光显得格外潇洒,而我年纪渐长,心中却少了许多欢愉。举杯欢庆时,看到黄花在轻轻摇曳,脱下帽子,羞于将白发展露。佳节之际却不能醉得酩酊大醉,只能随意吟咏小杜(杜甫)往年的诗篇。
韦骧(约 995-1050),字景行,号石山,宋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正值作者年事已高之时,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和对岁月流逝的思考。
《九日示寿隆 其二》通过描绘重阳节的登高景象,表达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的情感体验。诗的前两句“建安山水亦几希,九日登高著处宜”开篇即点明时空背景,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当下的审视。秋杪的风光在诗人眼中显得格外潇洒,却也让他感到年华渐逝、快乐日益减少。接下来的“举杯喜见黄花泛,落帽羞将白发吹”,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喜悦与对衰老的无奈。最后两句“佳节不能成酩酊,浪吟小杜昔年诗”则传达了诗人虽然庆祝却无法尽兴的心情,反映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清丽的意境中渗透出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节日中无法尽兴的无奈与孤独,深刻而细腻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
《九日示寿隆 其二》的作者是谁?
“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哪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