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8:11
九日同仙居兄饮江陵草堂因忆故园诸弟
作者: 宋登春 〔明代〕
客泪十年落,乡心九日县。
登高巴水外,望远楚云边。
各醉黄花酒,同悲鸿雁天。
浮骸能几日,而汝且相怜。
客人眼泪已经流了十年,思乡之情在重阳节的这一天愈发浓烈。
我登高望远,看到巴水之外的景色,远方是楚地的云彩。
我们一起喝醉了黄花酒,心中同样悲伤如同鸿雁在空中飞翔。
浮沉的生命能有几天,而你我却要彼此珍惜。
作者介绍: 宋登春,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诗人和朋友在江陵的草堂饮酒,因思念故乡的弟弟而作。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增强了诗中的思乡情感。
这首诗通过重阳节的背景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以“客泪十年落”引入,表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奈,流泪的时光仿佛已经过去十年,然而对故乡的思念却愈发浓烈。接着“乡心九日县”中的“九日”不仅指重阳节,也象征着对乡土的浓厚情感。接下来的景象描写“登高巴水外”,让人感受到诗人站在高处,视野开阔,却又带着无尽的惆怅和思念。此时,诗人与友共饮黄花酒,悲伤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最后一句“浮骸能几日,而汝且相怜”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生命的短暂让人更加珍惜眼前的人和时光,诗人在感叹生命无常的同时,也提醒彼此要珍惜当下的相聚。这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既有对故乡的深情,也有对生命的思考,是一首深刻的抒怀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友谊的深厚。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浮骸能几日”中“浮骸”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黄花酒”最主要的象征是什么?
答案: 1. D 2. B 3.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