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二王》

时间: 2025-07-26 19:48:54

诗句

一马渡江开晋土,五龙夹日复唐天。

内家苗裔真隆准,虏运从来无百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48:54

原文展示:

一马渡江开晋土,
五龙夹日复唐天。
内家苗裔真隆准,
虏运从来无百年。

白话文翻译:

一匹马跨过江河,打开了晋地的疆土;
五条龙环绕着太阳,复兴了唐朝的天命。
内家(指内族)后代的苗裔,确实是非常显赫;
外族的统治从来没有持续过百年。

注释:

  • 一马渡江:一匹马横渡江河,象征着开疆拓土的英雄气概。
  • 开晋土:开辟了晋地,指的是历史上晋国的疆域。
  • 五龙夹日:五条龙环绕着太阳,象征着国家的复兴和繁荣。龙在中国文化中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
  • 内家苗裔:内家指的是中华民族的本土血脉,苗裔指后代。
  • 虏运:指外族的统治与迁徙。
  • 无百年:意指外族统治的时间不会超过一百年,强调了中华民族的韧性与复兴。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伯庸,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贞不屈的精神与文学成就闻名,曾在抗元斗争中为国家殉道。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灭亡之际,文天祥在面对外敌侵略时,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

诗歌鉴赏:

《二王》是文天祥在国破家亡之际所作,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诗中通过“马渡江”和“五龙夹日”两组意象,表达了他对开疆拓土与复兴大唐的渴望,展示了一个英雄豪情的形象。开篇的“一马渡江”不仅指代历史上英雄的壮举,更隐喻着作者心中渴望的英雄气概和不屈精神。接着的“五龙夹日”则通过龙的形象,象征着国家的强盛和光辉未来。文中提到的“内家苗裔”,强调了中华民族的根基与希望,表明了对民族复兴的信心与期待。最后一句“虏运从来无百年”,更是坚定了对外族统治的否定,表现了文天祥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整首诗气势磅礴,既有对历史的总结,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充分体现了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马渡江开晋土”:表现了开疆拓土的壮阔场面,寓意着对国家的渴望与追求。
    • “五龙夹日复唐天”:通过龙的意象,传达对国家复兴的希望和对辉煌历史的怀念。
    • “内家苗裔真隆准”:强调中华民族的血脉与后代的希望,体现出对未来的信心。
    • “虏运从来无百年”:对外族统治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龙的意象比喻国家的强盛,夹日象征光辉的未来。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呼应,增强了诗的气势。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开拓与勇敢。
    • :在中国文化中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代表国家的繁荣。
    • :象征着历史的长河与民族的延续。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失落的历史
      • B. 对未来的希望
      • C. 个人的情感
    2. “五龙夹日”中的“龙”象征什么?

      • A. 祖国的阴影
      • B. 国家强盛
      • C. 个人的追求

答案:1. B;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比较文天祥的《二王》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希望,但文天祥更加强调民族复兴的勇气,而杜甫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集》
  • 《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 骊姬墓下作 草堂村寻罗生不遇 题井陉双溪李道士所居 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其四 江上春叹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过酒泉忆杜陵别业 寻少室张山人闻与偃师周明府同入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手一足 生字旁的字 以辞害意 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内宫 相安相受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气字旁的字 攒会 捉班做势 MPA 诲人不倦 碎糜 魚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