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9:35
游云居怀古
作者: 真可 〔明代〕
千尺盘桓到上方,
云居萧索实堪伤。
赵州关外秋风冷,
佛印桥头夜月凉。
唐宋碑题文字古,
苏黄翰墨藓苔苍。
最怜清净金仙地,
返作豪门放牧场。
这首诗描绘了游云居的景象,诗人徘徊在高处,感受到云居的萧条令人伤感。赵州关外,秋风凛冽,佛印桥头,夜晚的月光也显得清冷。唐宋时期的碑文,字字古老,苏黄的书法在苔藓上显得苍老。最让人怜惜的是那清净的金仙之地,却变成了豪门的放牧场。
作者介绍:真可,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在作品中表现对历史文化的思索与怀念。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古代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回溯与对现实的感慨。
《游云居怀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诗人在云居高处徘徊,感受到周围的萧条与冷清,情感的流露透过“千尺盘桓”的景象,仿佛让人感受到高处所带来的孤独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如“赵州关外秋风冷,佛印桥头夜月凉”,将秋天的冷风与月光的清凉融入景象之中,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诗人接着提到唐宋的碑文和书法,似乎在追忆那个辉煌的时代,而今只剩下藓苔苍苍,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无情。
最后两句“最怜清净金仙地,返作豪门放牧场”,则是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曾经的理想之地如今却沦为世俗的放牧场,揭示了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整体上,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古代遗迹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望,揭示了文化的衰落与人心的变迁。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佛印桥”所在的环境是怎样的?
“千尺盘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金仙地”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