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6:45
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
作者:杨巨源 〔唐代〕
火入天地垆,南方正何剧。
四郊长云红,六合太阳赤。
赫赫沸泉壑,燄燄燋砂石。
思减祝融权,期匡诸子宅。
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
心空得清凉,理證等喧寂。
开襟天籁回,步履雨花积。
微风动珠帘,惠气入瑶席。
境闲性方谧,尘远趣皆适。
淹驾殊未还,朱栏敞虚碧。
在炎热的夏天,炙热的阳光照射大地,南方的酷热无比。四周的云彩在燃烧,天空中的太阳仿佛是赤红的火球。溪流沸腾,热浪翻滚,石头烧得发烫。我想着如果能减轻祝融(火神)的威力,愿意去拯救那些受热的朋友们。于是我来到竹林寺,向一位青莲道士询问。他让我感到心灵清净,所有的喧嚣都随之消散。打开衣襟,听着天籁之音,走在雨花石上。微风拂动珠帘,凉爽的气息飘入瑶席。环境宁静,心境也随之安详,尘世的烦恼都已远去。虽然乘坐的车尚未归来,但朱栏已经敞开,清新的碧空尽收眼底。
作者介绍:杨巨源,字德懿,唐代诗人,以田园诗和山水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用细腻的描写表现内心的情感和自然的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夏季酷热之时,诗人和长孙主簿一起前往仁寿寺避暑,表现了他对清凉环境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酷热和竹林寺的清凉,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开头部分描绘夏日的炎热,采用了“火入天地垆”“四郊长云红”“六合太阳赤”等生动形象的描写,感受到炙热的气息。接着,诗人以“思减祝融权”表达了对炎热的渴望减轻,显示出他对清凉的期盼。
在竹林寺的场景中,诗人与青莲客的对话,带来心灵的宁静与清凉,体现出“心空得清凉”的境界。接下来的描写中,“微风动珠帘,惠气入瑶席”,细腻地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舒适。整首诗在描写上追求细腻与真实,情感上则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心灵宁静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祝融”指的是哪个神?
A. 水神
B. 火神
C. 风神
D. 土神
诗人到竹林寺的目的是?
A. 参拜
B. 避暑
C. 游玩
D. 学习
“微风动珠帘”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寒冷
B. 炎热
C. 舒适
D. 干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