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9:21
春日官舍偶题
作者: 王禹偁 〔宋代〕
薄宦苦流离,壮年心已衰。
莺花愁不觉,风雨病先知。
晓月晃竹屋,寒苔叠槿篱。
无人慰幽寂,庭柳自低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王禹偁在春日官舍的感怀。他感叹自己身为小官,生活艰辛流离,壮年时光已显得疲惫。春天的莺鸟和花卉让他心中感到愁苦,却不自觉地流露出来;而风雨的到来却令他早已感到疲惫和不适。清晨的月光照耀着竹屋,寒冷的苔藓覆盖着槿花篱笆。周围无人可以安慰他的孤寂,只有庭院里的柳树低垂着枝条,仿佛在诉说他的寂寞。
王禹偁(约 988-1058),字子华,号所庐,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年轻时就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后在政坛上担任过多种职务。王禹偁的诗风清新、高远,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抒发对人生的思考。
《春日官舍偶题》是在王禹偁仕途艰辛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与对自我内心的反思。春天本应是生机盎然的季节,但诗人却因个人境遇而感到愁苦,表现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春日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诗的开头,“薄宦苦流离,壮年心已衰”,直接点出诗人身为小官所经历的艰辛与无奈,流离失所的生活让他在壮年时期感受到疲惫与心灵的衰败。这种个人的愁苦在春天的美好景象中显得格外突出。
接下来的“莺花愁不觉,风雨病先知”,诗人通过春天的莺鸟与花朵对比自己内心的愁苦,虽是春光明媚,但他的心情却难以融入这份美好。他的忧愁在美丽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敏感与脆弱。
“晓月晃竹屋,寒苔叠槿篱”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月光照耀着竹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寒苔的出现,让人感受到寒冷与孤独的交织,似乎在映衬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
最后一句“无人慰幽寂,庭柳自低垂”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庭院中的柳树低垂,似乎在倾诉着他的寂寞,凸显出他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内心的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交融,将个人的忧愁与自然的春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个人内心的孤独,虽身处春日的美好环境,却因内心的忧愁而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观,也深刻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王禹偁的“薄宦”指的是:
A. 贵族
B. 小官吏
C. 学者
D. 商人
“无人慰幽寂”中的“幽寂”是什么意思?
A. 喧闹
B. 孤独
C. 快乐
D. 忧伤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孤独
C. 对自然的崇敬
D. 对朋友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