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1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12:13
梦入千家枕,寒声薄水堂。
溪山浑着月,梅竹半封霜。
夜榜响葭蒲,寒鱼跳石塘。
可怜清绝景,夜夜属渔郎。
在梦中我仿佛进入了千家万户的枕边,寒冷的声音在水堂轻轻回荡。
溪水与山影交融着月光,梅树和竹子一半被霜冻覆盖。
夜晚的船桨在芦苇荡中发出清脆的声音,寒冷的鱼在石塘中跳跃。
可怜这清丽绝世的景色,每个夜晚都吸引着渔郎。
葛立方,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及咏物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富有画面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此诗作于深秋时节,诗人或曾在水边小屋中,感受着寒冷与宁静,或许是与友人们的聚会后,独自在夜色中思考生活,因而写下此诗。
这首诗以清冷的秋冬之夜为背景,透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宁静的水边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开头的“梦入千家枕”勾勒出一种温馨而又孤独的氛围,诗人在梦中游走于他人温暖的家中,反衬出自己此刻的寒冷寂寞。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寒声薄水堂”描绘了夜色中的清冷气息,水堂既是空间的象征,也是心境的体现。
随着诗句的深入,景物的描写愈加细腻。“溪山浑着月,梅竹半封霜”中,诗人运用“浑”字,营造出水与月、山与月的交融之美,形成一种和谐美感。梅竹的霜冻意象则传达了时节的寒冷与生命的坚韧。
后半部分描绘了夜晚捕鱼的景象,“夜榜响葭蒲,寒鱼跳石塘”,船桨声响起,鱼跃的生动画面打破了夜的宁静,增添了诗的活力。最后一句“夜夜属渔郎”将生活的劳作与自然的美景结合在一起,表现了渔郎们在这清绝的景色中所感受到的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蕴含着对生活的哲思,体现了诗人对孤独与美好共存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孤独与生命的交织,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葛立方
D. 白居易
“溪山浑着月”中的“浑”字主要表示什么?
A. 浑浊
B. 交融
C. 朦胧
D. 纷杂
诗中提到的“寒鱼”是在什么地方跳跃?
A. 河流
B. 湖泊
C. 石塘
D. 海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