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4:32
宴清都 和卢浦江
作者: 王闿运
春梦无拘管。人去后,粉墙花影撩乱。分明月在,阑干倚处,佩香犹暖。
荼蘼似肯相伴。奈夏雨池台绿换。只刺藤曾罥罗裙,横斜占了西苑。
窗前帕印脂冰,床偎簟汗,娇笑如见。重帘暂护,芳尘莫扫,一方空院。
良缘若道真断。怎犹得欢情在眼。耐思量惟有闲愁,依依傍晚。
全诗翻译:
春天的梦没有拘束,等到离去后,粉墙上的花影变得凌乱。
明亮的月光正照着,倚靠在栏杆旁,佩戴的香气仍然温暖。
荼蘼花似乎愿意相伴,但夏雨过后,池台的绿意已然变换。
只有那刺藤曾经缠绕着罗裙,横斜着占据了西苑。
窗前的帕子上留下了脂粉的印迹,床边的竹席上因汗水而感到温热,
似乎娇笑就在眼前。重帘暂时遮挡,不要扫去花香的尘埃,
这一方空荡的院落。
如若良缘真的断绝,怎能在眼前还留有欢情?
耐心思量,惟有闲愁,依依傍晚时分。
作者介绍:
王闿运(1682年-1759年),字子文,号静庵,清代诗人,擅长词作,才情出众,曾任职于朝廷,后因政治原因辞官归隐。他的诗词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宴清都 和卢浦江》创作于清代,诗中通过对春梦和花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爱情的甜蜜,同时也流露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开篇“春梦无拘管”,引入了梦境的意象,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接着,描绘了人在离去后,留下的花影与温暖的香气,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
“荼蘼似肯相伴”一句,巧妙地将花与人情结合,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短暂。“奈夏雨池台绿换”则通过季节的变化,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令人感叹。接下来,诗人以“窗前帕印脂冰,床偎簟汗”描绘出一种温馨而又亲密的场景,展现了爱情的甜蜜与依恋。
最后几句则是对未来的思考与无奈,“良缘若道真断,怎犹得欢情在眼”。诗人在感叹良缘难求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春天的梦境与爱情的回忆,展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情感真挚而细腻,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梦无拘管”意指什么?
“良缘若道真断”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荼蘼”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上述内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宴清都 和卢浦江》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