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徐判院见惠诗篇》

时间: 2025-05-02 02:44:22

诗句

姚魏谁教混草莱,今朝老眼为君开。

建安自有亲衣钵,知道诗翁不姓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4:22

原文展示:

姚魏谁教混草莱,今朝老眼为君开。
建安自有亲衣钵,知道诗翁不姓梅。

白话文翻译:

谁教姚魏(指古代诗人)混淆于草野之中,今天我这双老眼为你打开了视野。建安时期(指建安风骨)自有其亲近的衣钵,知道那位诗人(指曹操)并不姓梅。

注释:

  • 姚魏:指古代著名诗人,姚和魏的姓氏,象征着诗歌的流派。
  • 混草莱:比喻混迹于草野之间,指诗人未被重视或隐居生活。
  • 老眼:老人的眼睛,强调诗人的年岁和阅历。
  • 建安:指三国时期的建安年间,以文学著称,尤其是建安风骨。
  • 衣钵:指传承的衣钵,象征着学问和技艺的传承。
  • 诗翁:指诗人,通常指曹操。
  • 不姓梅:梅是梅尧臣的姓,意指诗人不是梅尧臣,而是另有其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字仲明,号止斋,因其作品多以古典诗词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现实题材为主,反映当时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古代诗歌的推崇与模仿。姜特立以此诗表达对古代诗人和文学传统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姚魏”开篇,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追溯与敬仰。诗人用了“混草莱”来形容那些在田间地头创作的诗人,暗示了他们的才华未被世人所重视。接着,诗人以“今朝老眼为君开”来表明自己对古典诗歌的研究和理解,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成熟与深刻。后两句则引入了建安时期的文学氛围,强调那一时期的文学成就,特别是诗歌的亲切感与深厚底蕴。最后的“知道诗翁不姓梅”则是对文学史上重要人物曹操的指称,表现出诗人对前辈的钦佩和对文学传承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凝练且具有哲理性,展现了诗人在文学上的深厚造诣与对历史的思考。姜特立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姚魏谁教混草莱”:在问谁教姚魏(古代诗人)混迹于草野之中,暗示诗人的不平凡与隐匿的处境。
    • “今朝老眼为君开”:今天我这双老眼为你展示了我的见解,表达出诗人对古典文化的传承和个人的视野。
    • “建安自有亲衣钵”:建安时期文学自有其传承,指文学的根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知道诗翁不姓梅”:明确指出曹操是当时的诗人,强调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姚魏”和“草莱”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混草莱比喻诗人不被重视的处境。
    • 反问:通过反问引发读者的思考。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古代诗人及其文学成就的敬仰,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当代文学的思考与追求。

意象分析:

  • 姚魏:象征着古代诗人的才华与地位。
  • 草莱:代表普通百姓的生活,反映出诗人身世的隐秘。
  • 老眼:象征着智慧与阅历,代表诗人的成熟。
  • 建安:象征着文学的高峰期,反映出文化传承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姜特立的《和徐判院见惠诗篇》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古代诗人的敬仰
    • B. 对现代诗的批评
    • C. 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2. “混草莱”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 A. 混乱的生活
    • B. 隐居的诗人
    • C. 田间的农业生活
  3. 诗中提到的“诗翁”指的是谁?

    • A. 姜特立
    • B. 梅尧臣
    • C. 曹操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姜特立的这首诗更为内敛与深刻,李白则多了一份豪放与自由。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与技巧》

相关查询

限韵赠黄子 九日南陵送橙菊 秋怀(二首) 立春柬郑生问其愁病 秋兴 狱夜 朱仙镇庙 朱仙镇 胡马来再赠陈子 朝饮马送陈子出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旷怀 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洞出 丹帱 多文为富 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床头金尽 韋字旁的字 封桩 东躲西藏 山字旁的字 不偢不倸 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灵化 厄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龍字旁的字 素见成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