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5:50
作者: 张涅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六桥春浪暖,涨桃雨鳜初肥。正短棹轻蓑,牵筒荇带,萦莼丝。依稀。岸红溯远,漾仙舟误入武陵溪。何处金刀脍玉,画船傍柳频催。芳堤。渐满斜晖。舟叶乱浪花飞。听暮榔声合,鸥沈暗渚,鹭起烟矶。忘机。夜深浪静,任烟寒自载月明归。三十六鳞过却,素笺不寄相思。
春天的暖浪在六座桥上荡漾,桃花雨中,鳜鱼开始肥美。正当我轻轻划着小船,身披着蓑衣,牵着装满荇菜的筒子,浮萍丝在水面上游荡。依稀可见远岸的红色,仙舟误入武陵溪。哪里有金刀切的鱼,画船在柳树旁频频催促。芳堤上,斜晖渐渐洒满。船叶飘荡,浪花飞舞。听到傍晚榔树声的合奏,鸥鸟沉入暗滩,鹭鸟在烟雾缭绕的矶石上起舞。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夜深浪静,让寒烟轻载着明月归来。三十六条鱼鳞划过水面,却未能寄出相思的信。
作者介绍: 张涅,宋代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涅在春日游览花港时,受到春日美景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祝英台近(花港观鱼)》在情景交融中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开篇的“六桥春浪暖”通过春浪的温暖引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场景,接着用“涨桃雨鳜初肥”描绘了春雨滋润下的丰饶。短桨与轻蓑的搭配,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诗中反复出现的“依稀”、“渐满”与“忘机”,使人感受到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迷恋与对世事烦恼的释然。
“漾仙舟误入武陵溪”一句,则巧妙地引入了一个理想化的桃花源,暗示了人们对世外桃源的向往。诗中描绘的“金刀脍玉”,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生活的美好。最后一段,夜深浪静,与春日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整首诗以春日的景色为背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心灵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短棹轻蓑”指的是什么?
a) 船桨和蓑衣
b) 船和鱼
c) 水草和鱼
“忘机夜深浪静”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忧伤
b) 宁静
c)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祝英台近(花港观鱼)》的美与情感,感受到宋代诗词的韵味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