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1:4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1:46:01
作者: 吴藻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水西楼,城北路。渔唱起烟浦。楼外青山,山外夕阳补。楼前几扇疏蓬,一枝横竹,又翻出滨洲新谱。月华吐,此境绝少人知,除非问鸥鹭。鬲指声清,圆沙梦难作。分明镂雪团香,搓酥滴粉,便贳酒旗亭应赌。
水西楼在城北的道路旁,渔夫在烟雾缭绕的港口唱起歌来。楼外是青翠的山峦,山外的夕阳如同补充了自然的色彩。楼前几扇稀疏的窗户,一枝横放的竹子,仿佛又翻出了滨洲的新曲。月光洒下,这里是个绝少有人知的地方,除非去问那鸥鸟和鹭鸥。听那清脆的声音,梦中的沙滩难以再现。分明是镂刻的雪团香气,揉搓成的酥粉,正可以在酒旗亭上小赌一番。
诗中提到的“鸥鹭”可能指代自然界的鸟类,象征自由和宁静。提到的“夕阳”则常常被用来表现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变化。
作者介绍: 吴藻(约公元1700年-约公元1750年),清代诗人,以才情和诗词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致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祝英台近》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场景。诗中的意象如“水西楼”、“青山”、“夕阳”都传达出一种恬静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尤其是“月华吐,此境绝少人知,除非问鸥鹭”一句,突显了这个地方的隐秘与静谧,营造出一种难得的宁静之美。此外,诗中对声音的描写,如“鬲指声清”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使整首诗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达到了和谐统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水西楼”指的是哪里?
A. 城南
B. 城北
C. 东边
D. 西边
诗中提到的“鸥鹭”象征什么?
A. 自由与宁静
B. 战斗与勇敢
C. 忧伤与孤独
D. 快乐与欢笑
诗中提到的“鬲指声清”主要描绘了什么?
A. 人的声音
B. 细腻的音乐
C. 自然的声音
D. 山的回声
答案: 1.B 2.A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吴藻的《祝英台近》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对自然的感悟,但吴藻更侧重于生活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偏向哲理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