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6:4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6:49:48
祝英台近
作者: 张景祁 〔清代〕
听离歌,催画桨,无计更偎傍。
缓送行程,约共理吴榜。
便教鹊镜终分,鸾箫难续,
也暂慰临风惆怅。试凝望。
惊心桥过垂虹,一路酒旗飏。
只恨扁舟,不作五湖想。
柰他巫峡云归,湘皋梦远,
叹从此红楼天样。
听着离别的歌声,催促着船桨,已无计可施再依偎。
缓缓送别行程,约定共理吴榜。
只让鹊镜终究分开,鸾箫难以续接,
也只能暂时安慰这临风的惆怅。试着凝望。
经过惊心的桥,垂虹映照,一路上酒旗飘扬。
只恨这小舟,不再作五湖的想象。
奈何巫峡的云归,湘皋的梦远,
叹息从此红楼宛如天样。
张景祁,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其诗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文风清新雅致,常借古典文学典故抒发心声。
《祝英台近》创作于张景祁对生活与爱情的思考之际。诗中表达了对于离别的惆怅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祝英台近》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时的惆怅与思念。诗的开头“听离歌,催画桨,无计更偎傍”通过听到离别歌声的瞬间,带出一种无奈和孤独感,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分离的痛苦。接着提到“缓送行程,约共理吴榜”,则表现出对于未来的期待,虽有分离,但依然希望能再度相聚。
“便教鹊镜终分,鸾箫难续”,这里用鹊镜和鸾箫的意象,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难以重聚的悲伤,诗人在此展现出对爱情的深切感受。后面的“惊心桥过垂虹,一路酒旗飏”,则带有鲜明的画面感,仿佛描绘了一幅送别的场景,酒旗飘扬,令人心生温暖却又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交织,表达了离别的苦涩与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与爱情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围绕离别、思念与期许,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已逝情感的深切怀念。
《祝英台近》的作者是谁?
“便教鹊镜终分,鸾箫难续”中“鹊镜”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红楼”有什么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