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4:49
望苍茫,极平楚。一霎没洲渚。五月端阳,也似暮春雨。匆匆水上桥头,篾篷横转,且凭系檐前高树。倚朱户。试看桃叶帘前,年年艾如虎。丹碧龙舟,准拟听箫鼓。盼他兰桨东来,今天停渡。怪不得把佳期阻。
遥望天空,辽阔的水面上,平坦的楚地尽收眼底。一瞬间,水淹没了小洲和沙滩。五月的端午节,似乎也像春末的细雨。水边的桥头匆匆而过,竹篷随风飘动,索性依靠在檐前高大的树上。倚靠着红色的门户,看看桃叶窗帘前,每年都像艾草一样茂盛。红色和碧绿的龙舟,正准备听着箫鼓的声音。期待着他划着兰色的桨从东边过来,今天却停留在渡口。不禁感叹,佳期被阻挡了。
曾廉,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风景、抒发情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该诗创作于端午节前夕,反映了诗人对节日氛围的感受,抒发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无奈。
《祝英台近·大水》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生动景象的词作。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个水淹的景象,展现了端午节的氛围,同时表达了对佳期的期盼和无奈。开头的“望苍茫,极平楚”,将读者的视野引向开阔的水域,营造了一种悠远的意境。接着,以“没洲渚”描绘了水位上涨的情形,突显出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五月端阳,也似暮春雨”一句,巧妙地将节日与春雨的细腻情感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后面的“匆匆水上桥头”,则传达出一种急切的心情,似乎在等待某个重要的时刻。诗中对于龙舟的描写,既是对传统习俗的追忆,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的情感在期待与失落之间徘徊,最终以“怪不得把佳期阻”收尾,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深刻而动人。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无奈,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珍视与生命流转中的感慨。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一位?
A) 李白
B) 曾廉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五月端阳”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春节
C) 端午节
D) 清明节
诗中提到的“丹碧龙舟”象征什么?
A) 端午节的习俗
B) 秋天的丰收
C) 春天的生机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端午日赐衣》:描绘了端午节的家庭温情与传统习俗,与曾廉的《祝英台近·大水》在节日氛围上有相似之处,但更注重家庭的亲情。
《水调歌头》: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情感更为深沉,与《祝英台近·大水》中的期待和无奈形成对比。
这些参考书目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诗词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