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酬前驾部员外郎苗发》

时间: 2025-04-28 05:23:28

诗句

马融方值校,阅简复持铅。

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

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

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

山邻三径绝,野意八行传。

煮玉矜新法,留符识旧仙。

涵苔溪溜浅,摇浪竹桥悬。

复洞潜栖燕,疏杨半翳蝉。

咏歌虽有和,云锦独成妍。

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3:28

原文展示

马融方值校,阅简复持铅。
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
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
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
山邻三径绝,野意八行传。
煮玉矜新法,留符识旧仙。
涵苔溪溜浅,摇浪竹桥悬。
复洞潜栖燕,疏杨半翳蝉。
咏歌虽有和,云锦独成妍。
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白话文翻译

马融正在校对文稿,翻阅书信又写下铅字。
我在诗文上继承了良好的声誉,青春年少思维活跃。
夜里多在写论文,宿于寺庙中年年不虚度。
我自署在官职之中,闲散地耕作在郊外田地。
邻近山中小径已断,野趣在八行诗中传达。
煮玉的技艺恰似新法,留存符号识得旧时仙人。
溪水清浅涵苔,竹桥在摇曳的浪间悬挂。
燕子在洞中潜栖,稀疏的杨树半遮蝉声。
即使咏唱有和声,独有的云锦仍显得美丽。
我应像冯唐那样年老,被讥讽而写下此篇。

注释

  • 马融:东汉著名的文学家,擅长文辞。
  • 素业:素,指本来、原有;业,指事业、功业。
  • 高风:高尚的风范。
  • 青春壮思:青春年少,思想活跃。
  • 宿寺:在寺庙过夜,常指隐居修行。
  • 区中职:指在城市中担任职务。
  • 荒郭外田:指郊外的荒地和田地。
  • 涵苔:水中长苔,环境清幽。
  • 复洞潜栖燕:指燕子在洞中栖息的景象。
  • 云锦:用云彩的图案做成的锦缎,象征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风格多样,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常融入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酬前驾部员外郎苗发》写于李端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文士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文人生活和自然景观,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的追求。开篇以“马融方值校”引入,表达了对文人职业的敬意。接着,诗人在诗文上继承了“高风”,展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夜晚的写作生活让人感受到文人的孤独与执着,宿寺则暗示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中“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的对比,表现出诗人虽然身处官场,却向往自由的田园生活,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而“山邻三径绝,野意八行传”则通过对山野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恬静的心境。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溪水、竹桥、燕子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自然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结尾引用冯唐老的形象,既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马融方值校:以马融校对文稿开头,引出文人身份。
  2. 阅简复持铅:强调读书和写作的忙碌。
  3. 素业高风继:传承高尚的事业和风范。
  4. 青春壮思全:青春的活力和思维的开放。
  5. 论文多在夜:夜晚专注于写作。
  6. 宿寺不虚年:在寺庙里度过的日子充实而有意义。
  7. 自署区中职:在城市中有职务的自我认同。
  8. 同荒郭外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9. 山邻三径绝:山中小路已断,反映孤独感。
  10. 野意八行传:在诗中传达自然的野趣。
  11. 煮玉矜新法:新法的技艺比喻诗歌的创新。
  12. 留符识旧仙:保留对古人作品的铭记与传承。
  13. 涵苔溪溜浅: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
  14. 摇浪竹桥悬:竹桥在水波中摇曳,生动形象。
  15. 复洞潜栖燕:燕子在洞中栖息,象征归属。
  16. 疏杨半翳蝉:疏密的杨树间有蝉声,渲染夏日气息。
  17. 咏歌虽有和:即使有和声,但独特的美仍然存在。
  18. 云锦独成妍:云锦象征美的存在。
  19. 应以冯唐老:用冯唐的形象自谦,表达对自身的反思。
  20. 相讥示此篇:最后的自嘲,反映对生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邻三径绝,野意八行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煮玉矜新法”,用“煮玉”比喻创作的精细与珍贵。
  • 拟人:如“摇浪竹桥悬”,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文人生活与自然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岁月的感慨,表现出一种独立、自信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融:象征文人精神与追求。
  • 溪溜、竹桥:自然景观,代表诗人的宁静心境。
  • 燕子:象征归属感与自由。
  • 云锦:美的象征,表示独特的艺术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马融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宋代
  2. 诗中“宿寺不虚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满足
    • C. 忧伤
  3.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官场生活
    • B. 自然与理想
    • C.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结合,反映了盛唐时期文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送友人》:李白的豪放与李端的细腻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文人对生活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端诗集》
  • 《唐代文学概论》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白发闽江上 自边江赴守鄱阳黄原道中作 观月扬千寺门 交韵漳州邓教授二首 送舟过南山用琴韵二首 次韵钱申伯山堂之咏 次韵叶观文游贤沙凤池安国之作 次韵林仲和筠庄 法王东庵 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弓字旁的字 天南地北 又字旁的字 谐优 龙潭虎穴 穷泽 雨迹云踪 辰字旁的字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齲字旁的字 思念存想 如痴如醉 梳翎 包含鞅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谈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