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

时间: 2025-05-04 16:48:36

诗句

甯生但叩角,马卿亦能琴。

托物写孤愤,举世谁知音。

敲门唤良友,舍木森十寻。

茶瓯存甘荠,索酒那得斟。

非无膏粱子,此药圣所钦。

谁知半刺史,而有尊尧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48:36

诗词名称: 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原文展示:

甯生但叩角,马卿亦能琴。
托物写孤愤,举世谁知音。
敲门唤良友,舍木森十寻。
茶瓯存甘荠,索酒那得斟。
非无膏粱子,此药圣所钦。
谁知半刺史,而有尊尧心。

白话文翻译:

宁生只是轻轻敲打门角,马卿的琴声也能引人。
以物寄情表达孤独的愤懑,世间谁能理解我的心音?
敲门呼唤良友,居住的地方木头林立,寻觅十次。
茶碗里还存有甘荠,想要斟酒却无处可得。
并不是没有美味佳肴,这种药物却受到圣人所推崇。
谁能知道我只是个刺史,却拥有尊崇尧帝的心志。

注释:

  • 宁生:指宁生,可能是朋友或虚构人物,象征性地代表朋友的期待。
  • 马卿:可能是指马卿,代表一些文人或雅士。
  • 托物写孤愤:以物寄情,表达孤独和愤懑之情。
  • 膏粱:美味的食物,指代丰富的生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弥逊,字明仲,号倚天,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常以抒情诗闻名。
  • 创作背景:在一个悠闲的日子里,诗人约友人共聚,虽然生活贫困,但对友谊和理想的追求未曾减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闲适日子中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宁生与马卿的形象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情谊与共鸣,诗人通过“敲门唤良友”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期待与孤独的情感。尽管生活清贫,诗人依然热爱生活,借助茶与酒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的最后两句提到“非无膏粱子,此药圣所钦”,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比较,强调心志的崇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甯生但叩角,马卿亦能琴:宁生轻轻敲门,马卿也能奏琴,展示了文人之间的默契与友谊。
  2. 托物写孤愤,举世谁知音:以物寄情,表达自己的孤独与愤懑,感叹世人无法理解自己的内心。
  3. 敲门唤良友,舍木森十寻:呼唤朋友,表明对友谊的渴望,描绘出居住环境的清幽。
  4. 茶瓯存甘荠,索酒那得斟:茶中还有甘荠,但却无酒可斟,表现出生活的贫困与无奈。
  5. 非无膏粱子,此药圣所钦:并非无美味佳肴,但更在乎精神的追求与高尚的志向。
  6. 谁知半刺史,而有尊尧心:虽然身为一个地方官,但内心却有着崇高的理想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境通过物品表达,加深了情感的层次。
  • 对仗:句子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意象分析:

  • :象征生活的平淡与简单。
  • :象征友谊的温暖与欢愉。
  • 甘荠:代表生活的朴素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宁生”象征什么? A. 朋友
    B. 诗人本人
    C. 生活的贫困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友谊
    C. 权力

  3. “非无膏粱子,此药圣所钦”中的“药”指的是什么? A. 美食
    B. 理想与心志
    C. 生活的艰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和友谊的珍视。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体现诗人对孤独与自然的理解。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与李弥逊的作品均展现了对朋友的渴望与孤独感,但李白更偏向于抒发个人情感,而李弥逊则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远峡四首 癸未上元後,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 四月八日尝新荔子 游定林寺即荆公读书处四首 寄题袁机仲侍郎殿撰建溪北山四景 其二 冰壶阁 多稼亭宴客 解舟铜陵,望淮山白云二首 宿小沙溪 郭母孺人李氏挽歌辞 过新开湖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凤箫龙管 孤形只影 绣像 椶冠 燋头烂额 至字旁的字 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沉吟未决 盈尺之地 觉星 胶黐 韦字旁的字 饥瘦 虎字头的字 私字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