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白鹭咏》

时间: 2025-05-04 10:15:49

诗句

迥起来应近,高飞去自遥。

映林同落雪,拂水状翻潮。

犹有幽人兴,相逢到碧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5:49

原文展示:

白鹭咏
作者: 李端 〔唐代〕

迥起来应近,高飞去自遥。
映林同落雪,拂水状翻潮。
犹有幽人兴,相逢到碧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白鹭在空中翱翔的情景,仿佛它的飞行距离近在咫尺,但实际上却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白鹭在树林的映衬下,宛如落雪般纯洁;在水面上掠过,像是在翻卷的潮水。诗中提到的“幽人兴”,暗示了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欣赏,似乎在表达诗人与白鹭相遇时的心情,仿佛置身于碧蓝的天空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遥远,远离。
  • :应该,表推测。
  • 落雪:形容白鹭的洁白,像雪一样。
  • 拂水:轻轻掠过水面。
  • 幽人:指隐居的人,常用来指代有情趣、爱自然的人。
  • 碧霄:指蔚蓝的天空。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白鹭”常象征着纯洁和高雅,常被古人歌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语言清新,意境优美,擅长描绘鸟类和水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文人隐逸之风盛行,诗人们常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情感与理想,体现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白鹭咏》以白鹭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中白鹭的形象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想。首句“迥起来应近,高飞去自遥”开篇便展现了白鹭的高洁与优雅,诗人以一种超然的视角审视自然,仿佛在说,尽管白鹭在空中飞翔看似触手可及,但它的真实存在却又是遥不可及的。接下来的两句“映林同落雪,拂水状翻潮”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白鹭在树林和水面上的美丽身影,凸显了它的纯洁与灵动,这种意象不仅让人感受到视觉上的美感,也唤起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犹有幽人兴,相逢到碧霄”则引入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诗人似乎在表达与自然相融的渴望,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气韵流畅,构建出一种空灵的意境,令人神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迥起来应近:白鹭在空中飞翔,给人一种近在眼前的错觉。
  • 高飞去自遥:尽管看似近,实际上却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 映林同落雪:映衬在树林间,犹如洁白的雪花,象征纯洁。
  • 拂水状翻潮:飞过水面,水波荡漾,形象生动。
  • 犹有幽人兴:有隐士般的情趣与兴致。
  • 相逢到碧霄:与自然相遇,仿佛置身于蔚蓝的天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鹭比作落雪,突出其纯洁。
  • 拟人:赋予白鹭“兴”,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情感共鸣。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白鹭的飞翔,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纯洁与自然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鹭:象征纯洁、高雅。
  • :代表自然环境,生机盎然。
  • :象征灵动与生命的流动。
  • 碧霄:代表自由、广阔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鹭”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远方的旅客
    • B. 纯洁与高雅
    • C. 暴风雨
    • D. 繁华的城市
  2. 诗中提到的“幽人”主要指什么?

    • A. 隐士
    • B. 商人
    • C. 游子
    • D. 学者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端的《白鹭咏》与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白鹭的描写,后者则通过鸟鸣展现山水的静谧。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但表现手法和意象选择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李端诗选》

相关查询

曾达臣挽词二首 寄谢蜀帅表起岩尚书阁学寄赠药物二首 寒食上冢 五更入宣城诣天庆观朝谒 九日即事呈尤延之 谢唐德明惠笋 瓶中淮阳红牡丹落尽有叹三首 其一 胡季亨赠集句古风效其体奉酬 和萧伯和韵 黄世成挽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始结尾的成语 没精打彩 相并 釆字旁的字 破胆寒心 治结尾的成语 洒泣 掷弹筒 鲁戈挥日 二竖为烈 朝来暮去 板齿 克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包含暑的成语 根据盘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