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华山 其三》

时间: 2025-05-01 20:20:30

诗句

我在芙蓉山下家,四年秋色隔天涯。

如今渐觉乡山近,已见芙蓉吐九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20:30

原文展示:

九华山 其三 王十朋 〔宋代〕 我在芙蓉山下家,四年秋色隔天涯。如今渐觉乡山近,已见芙蓉吐九华。

白话文翻译:

我居住在芙蓉山下,四年来秋色总是隔着遥远的天涯。如今渐渐感觉到家乡的山峦近在咫尺,已经能看到芙蓉花盛开,仿佛吐露出九华山的美丽。

注释:

字词注释:

  • 芙蓉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但从诗中可推测为作者家乡附近的山。
  • 四年:指作者离开家乡的时间。
  • 秋色:指秋天的景色,这里也象征着思乡之情。
  • 天涯:极远的地方,这里指作者远离家乡的地方。
  • 乡山:家乡的山峦。
  • 芙蓉:指芙蓉花,这里可能也指芙蓉山。
  • 九华:指九华山,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这里可能比喻家乡的美丽。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使用典故,但“芙蓉吐九华”可能隐喻家乡的美丽如九华山一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可能作于作者离家多年后,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离家多年后,感受到家乡的亲近和美丽时所作,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归乡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首句“我在芙蓉山下家”直接点明了作者的家乡位置,营造了一种亲切感。次句“四年秋色隔天涯”通过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遥远,强化了思乡的情感。后两句“如今渐觉乡山近,已见芙蓉吐九华”则通过视觉上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亲近感和美丽的想象,情感由远及近,由抽象到具体,层层递进,最终凝聚在“芙蓉吐九华”这一美丽的意象上,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也展现了家乡的美丽和作者内心的喜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我在芙蓉山下家”:直接点明作者的家乡位置,营造了一种亲切感。
  • 次句“四年秋色隔天涯”:通过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遥远,强化了思乡的情感。
  • 后两句“如今渐觉乡山近,已见芙蓉吐九华”:通过视觉上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亲近感和美丽的想象。

修辞手法:

  • 比喻:“芙蓉吐九华”比喻家乡的美丽如九华山一般。
  • 拟人:“芙蓉吐九华”中的“吐”字赋予芙蓉花以生命力,使其仿佛能展现美丽。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归乡的渴望,通过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遥远,以及视觉上的变化,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山:家乡的象征,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
  • 秋色:象征着思乡之情,也代表了时间的流逝。
  • 天涯:极远的地方,象征着作者远离家乡的地方。
  • 芙蓉:家乡的美丽象征,也可能是芙蓉山的简称。
  • 九华:比喻家乡的美丽,也可能是对家乡的一种理想化想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四年秋色隔天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乡 C. 愤怒 D. 悲伤
  2. “芙蓉吐九华”中的“吐”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表达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归乡的渴望 B. 赞美芙蓉山的美丽 C. 描述秋天的景色 D. 表达对远方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景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十朋的《九华山 其三》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王十朋的诗更注重对家乡美丽景象的想象,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王十朋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出居十六咏·入山林处 山居十首 暑不杂兴 观梅 次韵费司法 又和晦翁棹歌 其八 道中即事 又用胡尉韵 道中 观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带地字的成语大全_含地字的成语及解释 毋字旁的字 不避艰险 厚味腊毒 禾字旁的字 危剧 憧憬 虎的笔顺怎么写?虎的笔画顺序详解 麥字旁的字 子字旁汉字大全_带子的汉字详解 王英的汉字怎么读?王英汉字拼音及写法全解析 包含胁的词语有哪些 配字的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汉字配 抛盏 同字框的字 风不鸣条,雨不破块 包含燔的词语有哪些 大共 工字旁的字 恶言恶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