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华山 其二》

时间: 2025-07-28 15:07:32

诗句

舟出清溪尚逆风,观山却得少从容。

浮云不碍天边眼,放出神仙八九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5:07:32

原文展示:

舟出清溪尚逆风,观山却得少从容。浮云不碍天边眼,放出神仙八九峰。

白话文翻译:

船驶出清溪时还逆着风,观赏山景却难得有从容的心情。浮云并不能遮挡住远望的视线,反而展现出神仙般的八九座山峰。

注释:

字词注释:

  • 逆风:迎面而来的风。
  • 从容:悠闲自在。
  • 浮云:飘动的云。
  • 天边眼:比喻远望的视线。
  • 神仙八九峰:形容山峰如神仙般美丽。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十朋,宋代诗人,字龟龄,号梅溪,浙江乐清人。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舟出清溪,逆风而行,观赏九华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浮云不碍天边眼”一句,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美景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乘舟观山的情景,通过“逆风”与“从容”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从容的心态。诗中的“浮云不碍天边眼”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浮云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形象地表达了作者不受外界干扰,专注于自然美景的心境。最后一句“放出神仙八九峰”,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山峰比作神仙,展现了九华山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舟出清溪尚逆风”:描绘了乘舟出清溪的情景,逆风而行,增添了旅途的艰辛。
  • “观山却得少从容”:表达了观赏山景时难得有从容的心情,可能因为逆风而行,心情受到影响。
  • “浮云不碍天边眼”: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浮云并不能遮挡住远望的视线,反而更能展现远方的景色。
  • “放出神仙八九峰”: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山峰比作神仙,展现了九华山的壮丽与神秘。

修辞手法:

  • 拟人:“浮云不碍天边眼”中的“不碍”赋予了浮云人性化的特征。
  • 夸张:“放出神仙八九峰”中的“神仙”夸张地形容了山峰的美丽。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从容的心态,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通过描绘乘舟观山的情景,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世,专注于自然美景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逆风:象征着逆境或困难。
  • 浮云:象征着外界的干扰或遮挡。
  • 天边眼:象征着远望的视线和开阔的心境。
  • 神仙八九峰:象征着自然美景的壮丽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浮云不碍天边眼”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2. 诗中“放出神仙八九峰”一句中的“神仙”形容了什么? A. 山峰 B. 浮云 C. 清溪
  3.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表达对逆境的无奈 B.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C. 表达对浮云的厌恶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望岳》:描绘泰山景色,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对比:

  • 王十朋《九华山》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十朋的诗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描绘景色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十朋的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山水诗,可进行比较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听寒更寄朱兵曹巨川 赠颜主簿 招韩武康章 奉酬袁使君送陆灞却回期道寺院 遥和尘外上人与陆澧夜集山寺问涅槃义兼赏陆生文卷 和阎士和望池月答人 寓兴 题沈道士新亭 自苏州访医回酬卢士关判官见赠 酬乌程杨明府华雨后小亭对月见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冒冒失失 包含秩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众口一词 罢止 视险如夷 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舑舕 杜口木舌 人怯马弱,不习之过 未亡之人 厄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派饭 蠲损 包含茂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