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7:44
故乡寒食荼醾发,
百和香浓村巷深。
漂泊江南春欲尽,
山橙仿佛慰人心。
在故乡寒食节时,荼醾花开,
香气浓郁的村巷深处。
漂泊在江南,春天即将结束,
山橙的花朵似乎慰藉了我的心灵。
寒食节与清明节有密切关系,象征着对逝去亲人的追思。荼醾花则寓意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复苏。这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的弟弟。他以清新隽永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
这首诗可能是在苏辙漂泊江南时写成,表达了他在异乡对故乡的思念,尤其在寒食节这样的特殊时刻,倍感亲情的缺失。
这首诗以寒食节为切入点,通过对故乡荼醾花开时的描写,展现了浓厚的乡愁。首句“故乡寒食荼醾发”通过具体的节日和花卉,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场景,蕴含着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而“百和香浓村巷深”则通过对乡村深处香气的描绘,传达出故乡的美好,诗人似乎将美好的回忆与现实的漂泊形成鲜明对比。
“漂泊江南春欲尽”一句,表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春天即将结束,意味着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内心的失落感愈发明显。最后一句“山橙仿佛慰人心”则将自然的意象与情感结合,山橙花的美丽与香气仿佛成为了诗人心灵的慰藉,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中,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古诗词特有的抒情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寒食节的主要习俗是什么?
诗中“山橙”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身处的地方是?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苏辙的诗更为细腻,强调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而王之涣的诗则更注重壮丽的景象与豪情壮志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