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3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35:28
作者:苏辙 〔宋代〕
朝蒙曲尘居,夜傍糟床卧。
鼻香黍麦熟,眼乱瓶罂过。
囊中衣已空,口角涎虚堕。
啜尝未云足,盗釂恐深坐。
使君信宽仁,高会慰寒饿。
西楼适新成,明月犹半破。
拥檐青山横,拂槛流水播。
雕盘贮霜实,银盎荐秋糯。
共言文字欢,岂待红裙佐。
惟知醍醐滑,不悟颇罗大。
夜归肺增涨,晨起脾失磨。
情怀忽牢落,药铒费调和。
衰年足奇穷,一醉仍坎坷。
清尊自不恶,多病欲何奈。
闻公话少年,举白不论个。
歌吟杂嘲谑,笑语争掀簸。
平明起相视,锐气曾未挫。
达人遗形骸,驽马怀豆。
不知逃世网,但解忧岁课。
不见独醒人,终费招魂些。
早晨在尘土中居住,晚上靠着酒坛入睡。
鼻子闻着熟透的黍米和麦子,眼前的瓶罐却显得杂乱。
口袋中的钱已用尽,嘴角流出的唾液虚弱而下。
尝了一点酒还觉得不够,害怕酒喝多了会坐不住。
使君诚然宽厚仁爱,高会的宴席让我暂时不再饥寒交迫。
西楼刚刚修好,明月却依旧半明半暗。
青山横在屋檐外,轻风拂过栏杆流水潺潺。
雕花盘中盛满霜熟的果实,银盎中盛放着秋天的糯米。
大家都说文字欢快,难道还需要红裙来辅助?
只知酒的醍醐美妙,却不知道它的后果是沉重的。
夜里归来时肺部感到胀痛,早晨起床后脾胃却失去力量。
情绪一下子变得沉重,药物也无力调和身体的不适。
衰老的年纪真是奇怪而艰难,醉酒后生活仍旧坎坷。
清酒自不算恶劣,可是多病的我该如何面对?
听闻朋友谈论年轻时的事情,举起酒杯却无所谓。
歌声与笑语混杂,嬉笑争相传递。
清晨起身相视,锐气依旧未被削弱。
达人抛弃了肉体的羁绊,驽马却渴望豆粒。
不知如何逃离这世俗的网,只想解忧于岁月的课程。
未曾见到独醒的人,终究也在费尽心思招魂。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词、赋而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此诗作于苏辙晚年,他因醉酒影响身体健康,写下此诗反映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及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同时,诗中也提及了对朋友的怀念和对年轻时光的追忆,表现出浓厚的生活哲学及对人生的思考。
《饮酒过量肺疾复作》是苏辙在晚年所作的一首诗,表面上是对饮酒过量后身体不适的自嘲,实际上却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困境与挣扎,表达了对衰老与疾病的无奈。开篇便以“朝蒙曲尘居,夜傍糟床卧”引入,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忙乱、颓废的生活状态,令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惆怅与无奈。
随着诗的推进,作者借用形象的意象,如“青山横”、“流水播”等,展现出一种自然的恬静与内心的矛盾。尽管身心俱疲,作者却并未完全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仍在心中留有一丝对欢乐的向往。这种对比让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寂寞感,映射出人们在繁华过后所遭遇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诗中“达人遗形骸,驽马怀豆”一句,既是对自己身体的无奈,也是对世俗常态的反思,表达了人在生活中对物质与精神的追求。整首诗既表现了个人的生活困境,也反映了对人性、情感及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因过量饮酒而导致的身体不适,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身心健康的关切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人生的无奈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曲尘”指的是什么?
作者因为什么原因感到身体不适?
诗中“夜归肺增涨”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