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8:1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8:13:43
昔为大室游,卢岩在东麓。
直上登封坛,一夜茧生足。
径归不复往,峦壑空在目。
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幅。
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
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
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
嗟予缚世累,归来有茅屋。
江干百亩田,清泉映修竹。
尚将逃姓名,岂复上图轴。
曾经我游历大室,卢岩在东边山麓。
我向上攀登封坛,一夜之间茧生足。
我径直回家不再前往,山峦河谷仍在眼前。
哪里知道有十志,舒展卷起都不算多。
每个地方都有卢生,裘衣朴素在高大的树荫下。
我本是世外之人,做什么事情何必记录。
百年都藏在箱笥里,犬马也同样被束缚。
唉,我被世俗所缚,归来时有一间茅屋。
江边有百亩田,清泉映照着修竹。
我更愿意逃避姓名,何必再去上图卷。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宋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苏轼的弟弟。他与兄长苏轼一起,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擅长诗词、散文与书法,作品强调理性与情感的结合,情志丰沛而不失理性。
《卢鸿草堂图》创作于苏辙隐居的时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看淡。诗中描绘了他在卢岩的游历,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卢岩的游历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回忆游历的场景,引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薄。之后的几句则通过“十志”和“裘褐”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渴望追求理想,又不愿被世俗所羁绊。
诗中描绘的江边田园和清泉竹影,展现了一派宁静的田园生活,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解放与自由。他对百年人生的反思,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抛弃,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一种理想的隐士情怀。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情感真挚,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昔为大室游,卢岩在东麓。
诗人回忆曾经游历的地方,卢岩在东边的山脚下。
直上登封坛,一夜茧生足。
直接攀登到封坛之上,经过一夜的游历,似乎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
径归不复往,峦壑空在目。
直接回家,不再前往,山峦河谷仍然在眼前浮现。
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幅。
哪里知道有十种志向,舒展和卷起都不算多。
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
每个地方都有卢生,裘衣朴素在高大的树荫下。
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
我本是世外之人,做什么事情何必记录。
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
百年都藏在箱笥里,犬马也同样被束缚。
嗟予缚世累,归来有茅屋。
唉,我被世俗所缚,归来时有一间茅屋。
江干百亩田,清泉映修竹。
江边有百亩田,清泉映照着修竹。
尚将逃姓名,岂复上图轴。
我更愿意逃避姓名,何必再去上图卷。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薄,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了自然和内心的自由。
诗中提到的“卢岩”位于哪里?
A. 西边
B. 南边
C. 东边
D. 北边
诗人希望逃避什么?
A. 荣华富贵
B. 世俗名利
C. 自然生活
D. 亲朋好友
“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人生的珍惜
B. 对世俗的反思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