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5:37
青天如水月如空,月色天容一皎中。
若遣桂华生塞了,姮娥无殿兔无宫。
在晴朗的天空下,月亮显得如同空旷的水面一般明净,月光洒落,天与月的容颜交融在一起,显得格外皎洁。如果让那桂花在边塞绽放,那么嫦娥就没有殿宇,玉兔便无宫殿可栖息了。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生于江西庐山。以诗歌、散文、词曲见长,尤其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上颇具成就。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本诗创作于中秋时节,正值月圆之际,诗人借助明月与桂花的意象,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嫦娥孤独的感慨,同时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背景。
杨万里的《九月十五,夜月细看》是一首充满画面感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以“青天如水月如空”开篇,描绘了一幅空旷清澈的夜空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月色天容一皎中”进一步渲染了月光的皎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在后两句中,“若遣桂华生塞了,姮娥无殿兔无宫”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嫦娥和玉兔的神话传说。桂花在边塞盛开,象征着团圆与思乡之情。如果桂华盛开在边塞,嫦娥便失去了她的宫殿,玉兔也失去了栖身之处,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隐含了对孤独与失落的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上十分丰富,月亮、桂花、嫦娥、玉兔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诗的情感深邃而细腻,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孤独的思索,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首诗通过描绘明月与桂花的景象,表达了对团圆与孤独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月亮的赞美,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通过嫦娥与玉兔的孤独,传达了对人世间离别与思乡情感的共鸣。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构成了美丽的画面,也承载了丰富的情感与文化内涵。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杨万里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姮娥”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月宫中的仙女
c. 一位历史人物
“青天如水”中的“如”字用来表示什么?
a. 反义
b. 比喻
c. 强调
李白《静夜思》: 同样描写了月亮和思乡的情感,但李白的笔调更加直白、情感更为浓烈。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情感更加哲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