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3:02
银鱼色如银,竹鱼色如竹。
渭川千亩秀可掬,都将染成一身绿。
鱼生竹溪中,家在竹根菱荇丛。
昼餐竹叶与竹米,夜饮竹露吹竹风。
前身王子猷,今身赤鲩公。
只知爱竹判却命,化作此君苍雪容。
渔翁夜傍竹溪宿,鱼惊钓丝冰底缩。
朝来钓得水苍玉,先生笑扪藜苋腹。
这首诗描写了鱼与竹的和谐共生。银色的鱼和竹色的鱼在渭川的千亩水面上显得格外美丽,整个环境被染成一片绿色。鱼生活在竹溪中,栖息在竹根和菱荇的丛中。白天吃竹叶和竹米,晚上喝竹露,享受竹风送来的清凉。诗人提到自己前世是王子猷,现在化身为赤鲩鱼,只知道钟爱竹子,结果却落得如此命运,化作了这条苍雪色的鱼。渔夫在竹溪旁夜宿,鱼见到钓丝在冰底下缩了起来。早晨钓到的鱼如同水中的苍玉,诗人笑着抚摸着自己的肚子。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农民生活。
《竹鱼》创作于杨万里晚年,诗人常在竹林溪水旁游玩,感受到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哲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下这首诗。作品体现了他对竹子和水中鱼类的热爱,反映了他对命运与存在的思考。
《竹鱼》是一首以鱼与竹为主题的诗,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与生命的哲理。诗中通过对竹鱼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与对生命境遇的感慨。开头两句以银鱼和竹鱼的色彩对比,引出竹溪的生机勃勃,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水乡画面。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鱼的生活,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白天用竹叶和竹米充饥,夜晚饮竹露、吹竹风,体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比较王子猷与赤鲩公,反映了命运的转变与无常。诗人的前身是位王子,如今却化作鱼,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竹的热爱。最后一联以渔翁夜宿竹溪作为结尾,给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意境,似乎在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生活。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和谐美,也有哲理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深刻的理解。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思考。通过描绘鱼与竹的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竹鱼》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前身王子猷指的是?
诗中描述的鱼生活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