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3:49
圣经贤传紧关津,骚客诗家妙斧斤。
总被先生漏消息,不令后辈隔知闻。
都城一日纸增价,天下几人贫似君。
不要绨袍却归去,平生笑杀送穷文。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经典和诗人作品的珍视,认为这些作品像是一座紧要的渡口,连接着过去和现在。许多诗人和作家都用巧妙的手法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但是这些作品往往被当代人所忽视,因此年轻一代无法了解。如今,随着纸张价格的上涨,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像你一样贫穷呢?我劝你不要再穿着绨袍回去,只需带着这些幽默的穷文而已。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杨万里提倡“诗以言志”,在文学上追求质朴与深邃。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经济压力较大,诗人通过古典诗词抒发对社会现状的感慨,表现出对后辈知识传承的忧虑,以及对自身贫困的自嘲。
《题临川李子经文藁》通过对古典文学的赞美,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思。诗中提到的“圣经贤传”,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也是对文化传承的忧虑。杨万里通过“骚客诗家妙斧斤”来强调诗人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以便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思想。然而,“总被先生漏消息”则反映出诗人对当代人对经典的忽视,担忧后辈难以了解前人的智慧。
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诗中提到的“天下几人贫似君”使读者感受到经济压力的普遍性,表现出对社会底层人们生活困境的关注。最后一句“不要绨袍却归去”则是对财富的淡然,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放弃,更多地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对文学的热爱。
全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当代社会现状的批判,表现出诗人对后代知识传承的忧虑,以及对贫困生活的自嘲。
诗中提到的“骚客”指的是什么?
A. 餐饮业者
B. 诗人
C. 商人
D. 农民
“绨袍”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贫困
B. 富贵
C. 学问
D. 忍耐
诗人对后辈的态度是什么?
A. 忽视
B. 担忧
C. 高兴
D. 赞美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