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3:48
作者:杨万里 〔宋代〕
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
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
此生未用愠三已,一饱便应哦四休。
花外绿畦深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
这场清凉的夏雨来得正好,仿佛是梅子成熟、麦子将要收获的秋天。去年到现在,禾苗已经半死,大家都在祈求雨水的滋润。此生没有因为三件事而烦恼,吃饱了就应该安静地休息。花丛外的绿田深处没有鹤,来这里的朋友不必吝惜你们的时间。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石头,江西吉水人,南宋著名诗人,代表性作品有《秋夕》《宿新市徐公店》等。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喜用白描手法,擅长描绘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夏至时节,正值农忙时节,作者通过描绘喜雨的场景,表达对雨水的渴望与感恩,反映出当时农民对灾害和丰收的关注。
这首诗描绘了炎热夏季中突如其来的清凉夏雨,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农作物的生长。这场雨不仅是自然的恩赐,更是农民们期盼已久的甘霖。诗的开头以“清酣暑雨不缘求”引入,表达了雨水来得正好,犹如对生命的滋养,令人感到畅快。接着,作者回忆起去年禾苗因干旱而枯死的情景,表现出对雨水的渴望和无奈。诗中提及“吾曹遍祷汗交流”,体现了人们共同的期盼和努力,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流露出一种洒脱的态度。他表示生活中没有因为小事而烦恼,强调了知足常乐的哲学。最后一句“来看莫惜下邳侯”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朋友的相聚与共享美好瞬间,增添了诗歌的温情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恩与对生命的思考。通过描写雨水的到来,诗人表现出对丰收的期待,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知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梅黄”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夏天的成熟
C. 秋天的收获
D. 冬天的萧瑟
“吾曹遍祷汗交流”中,“汗”指的是什么?
A. 流汗的辛劳
B. 出汗的痛苦
C. 雨水的滋润
D. 祈祷的心情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夸张
C. 对比
D. 隐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帮助用户更深入理解《和昌英叔夏至喜雨》的诗意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