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时间: 2025-05-06 00:06:39

诗句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6:39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白话文翻译:

细长的草摇摆着,仿佛在向你传递消息,
我将衣襟打开,挡住一阵西风的吹拂。
即使荷花到了傍晚依然感到热意,
它低下头深藏在碧绿色的伞下。

注释:

  • 细草:细长的草,指的是池边的野草。
  • 忽报侬:忽然向你报告,表达草的摇摆像是在传达信息。
  • 披襟:打开衣襟,表示舒适或避风。
  • 西风:指的是从西方吹来的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荷花:指的是夏季盛开的荷花,常用来象征美丽。
  • 碧伞:指荷叶,因其色泽碧绿而得名。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的典故,但“荷花”与“碧伞”常在古诗中出现,象征着柔美和清雅的意象,荷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常被用来表达高洁、清白的品格。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精致的描写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风格独特。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盛夏时节,诗人游览荷池,感受到夏日的炎热和荷花的美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傍晚荷池的景象,诗人用“细草摇头”来形象地描绘草的轻盈与灵动,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接着,用“披襟拦得一西风”表现出诗人对自然风的感受,显示了他与自然亲密的关系。最后一句“荷花入暮犹愁热”则反映出夏日的热情依旧未减,荷花虽美却也感到燥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夏日美景的咏叹,也有对炎热的不适之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自然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细草摇头忽报侬”:细草摇摆,似乎在告诉我什么,表明自然的生动和诗人的敏感。
    2. “披襟拦得一西风”:衣襟微开,抵挡着从西边吹来的凉风,表现出一丝惬意与舒适。
    3. “荷花入暮犹愁热”:即使傍晚时分的荷花,仍然感受到热气,显示出夏日的炎热依然存在。
    4. “低面深藏碧伞中”:荷花低下了头,躲藏在碧绿的荷叶下,表现出一种隐秘和柔弱之美。
  • 修辞手法

    • 拟人:细草摇头,似乎在与人交流,增加了生动性。
    • 对仗:如“披襟拦得一西风”与“荷花入暮犹愁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在炎热夏季对于荷花的欣赏与感受,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

意象分析:

  • 细草:象征夏日的生机与活力。
  • 西风:象征着自然的变化和季节的轮回。
  • 荷花:象征美丽与清雅,亦有隐喻高洁之意。
  • 碧伞:荷叶的象征,代表保护与庇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细草摇头”所指的是什么? A. 细长的草
    B. 荷花
    C. 西风
    答案:A

  2. “披襟拦得一西风”中的“披襟”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状态? A. 紧张
    B. 舒适
    C. 忧愁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碧伞”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荷叶
    C. 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但更侧重于内心的思乡之情。
  • 苏轼的《水调歌头》:展现了更为豪放的气质,与杨万里的细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明景帝西山陵 踏莎行 春日上分堤 踏莎行 踏莎行 金秋拟作京津之游先寄停云吟友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 其一 到澄江 踏莎行 其一 七夕 踏莎行 春草 踏莎行 题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犬字旁的字 成名成家 力字旁的字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女字旁的字 包含如的词语有哪些 龛居 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病不起 钻营奔竞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卦姑 一代风骚主 聿字旁的字 遁天倍情 笼僮 单人旁的字 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